□范干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猫营中学虽然简陋无比,学生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状态也不在一条线上。但是我始终感到,在猫营中学工作的岁月却是自己繁忙、紧张、活泼、知识长进、生活充实的时候。 不少学生离开学校距离遥远,学校处于建设阶段,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住宿,走读生花在路上的时间很长。 记得当时我担任初中三年级班主任工作,同时教学语文课。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年龄比我大,是一个共产党员,住在离学校很远的小鱼凹村民组,来回一趟要走几十里岩石路。加上半天建校、半天上课,确实难为学生、难为教师。 尽管如此,学校的风气很好、学习的氛围很浓,生活虽然艰苦,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整个学校上下齐心,年复一年规模不断扩大。回头想想,艰苦环境下学校有好领导、好同事,大家有责任感、事业心,不能不是重要因素。 在猫营中学工作时,龚校长既是我的领导,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的言传身教,他的严谨,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他对于名利地位的淡泊,他对人的诚恳,实实在在是我的榜样。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身教重于言教,所有这一切让我受益一辈子。 作为建国后最早到紫云工作的安顺师范毕业生之一,龚国权1952年年仅16岁便跨出安师大门,赴紫云工作。那时从安顺到紫云没有公路,更谈不上汽车了,他和一大批热血方刚的青年教师背着行李、杵着拐棍、望着层层叠叠的山、沿着蜿蜒曲折的路,一步一步走到偏僻闭塞的紫云,这一去50余年。他先后在紫云自治县的火花、狗场、板当小学任过教。60年代初,紫云和望谟两县合并,他又在望谟县的桑郎小学、紫云中学教过书。期间他当过小学校长、教育视导员,始终没离开过教育口,调到猫营中学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教室、讲台。 他平易近人,身教重于言教;他学历不高,初师生一个,但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半辈子刻苦钻研,他成了全校数学权威,从初一直至高中,教的得心应手。他析题清楚、推导严密、语言生动,他的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他治校严谨,虽是校长,老师们对他敬重大于畏惧,喜欢团他在身边,劲往一处使,猫云中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乡镇中学中首屈一指。我与龚校长从走上团坡山,住进厨房兼宿舍开始,近8年时间的接触,可谓受益匪浅,龚校长一直是自己往后工作的榜样。 工作上,龚校长是我榜样,生活上,他及家人善待学校的每一位同事。当时我夫人在猫营小学任教,离中学有一段路。让我们夫妇终身难忘的是,当年我们的孩子刚出生,因为两人都是教师,都要上课,一周当中有几个半天无法照顾孩子,这是一件叫人发愁的事。作为校长、兄长、邻居,校长和夫人成了孩子的保姆,只要我们上课,带孩子就是他们的事,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以致我们调往县城工作时,孩子赖着校长及夫人不肯离开。 在紫云工作了一辈子,而且几乎一辈子在乡镇学校工作,他无怨无悔,龚校长为紫云的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桃李无言,下自成蹊”,1988年,他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成了全县唯一在乡镇学校工作的、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同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是年教师节,在人民大会堂荣幸地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认为这是党和人民对一个坚持贫困山区教书育人的老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褒扬,校长应该得到这个荣誉。 我自己也感到很欣慰,因为上报材料几乎就是我写的。当时我在县教育局工作,看了办公室写的上报材料,我不甚满意。当时已经没有时间再派人了解、重写了,我决定自己动手。一个晚上的时间里,我沉浸在对往事、对校长的回忆之中,猫营中学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我仿佛又听到了团坡山上寒风中的林涛,又看到了龚校长带领师生们挥锄洒汗开挖球场、校基,耳边传来龚校长朗朗的讲课声……,因为熟识,材料几乎是一气呵成。在写材料的过程中,自己也再一次领略了一个扎根贫困山区老教师的精神,再一次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材料中我把以龚校长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称之为贫困山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脊梁”。 如今校长三个孩子一个在紫云自治县工作,一个在安顺经营酒厂,一个在安顺开发区学校教书,膝下儿孙满堂。然而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仍然手执教鞭,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我知道这一辈子,龚校长是离不开教师这个岗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