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示范评比,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村庄也自然越来越漂亮了。”今年7月,退伍军人余波家被评为村里的“宜居乡村示范户”,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据摆布村村支书胡胜阳介绍,目前,全村375户占30%的人家被评为“示范户”,其中有部分也被评为“差评户”。 “我村坚持全面宣传、全面示范、全面评比监督的思路推进宜居乡村创建,就是为了确保宜居乡村创建工作的常态与长效。”胡胜阳说。 在开展宜居乡村创建工作中,为确保常态长效,百合街道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突出建章立制。制定了《百合街道“小蜜蜂奖”“蜗牛奖”评定工作暂行办法》《宜居乡村创建督查考核方案》,用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创建工作的推动。 强化激励考核。制定考核方案,对各村(社区)实行一周一督查,半月一排名。对排名第一的明确为先进村,并给予5千元工作经费奖励,对排名靠后且创建不达标的,明确为后进村,并颁发蜗牛奖,考核结果和排名情况定期在全办通报,倒逼工作推进。 实施群众自治。按照“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办、群众管”的原则,各村组建村民理事会,对不文明行为开展监督,对6户有滥办酒席意向的村民,通过监督,得到了提前干预制止,在监督中提升了群众的自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