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峰 在人生旅途中,曾经就读西安的大学,也游览过陕西的许多历史遗迹和风景区,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高速公路,加上路途较远,没有到革命圣地延安和滔滔黄河壶口瀑布去领略红色文化与中华地理奇观,留下了多年的遗憾。 命运终于给了我机会,2010年11月到西安参加中国航空企业文化三刊物研讨会,会议组织者安排我们到延安参观学习,顺便到壶口瀑布去领略黄河文化。10日,清晨7点,我们乘车北上,虽说从关中平原到黄土高原一路是上坡,可宽阔的高速公路给我感觉不到有爬坡的慢悠。导游闻知我们是一群文化人,便充分展现他的旅游文化功底,口若悬河地介绍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而我们的会议组织者更是凸显他的煽情本领,将旅游大巴里的氛围搞得群情高扬,大家在互动中彰显自己的文化底蕴。 在黄陵拜谒轩辕黄帝之际,导游获悉全长192公里全立交、全封闭四车道的青兰高速陕西境段上午十点刚举行全线通车仪式,西安到黄河壶口瀑布实现了全程高速,从西安到壶口瀑布观光的旅程缩短了两个小时。他提出何不先走刚开通的青兰高速,当天下午就可观赏壶口瀑布,晚上赶到延安。这好事摆在面前,大家异口同声说“同意”改行程。 下午4点斜阳西下时,我们在黄土高原盘山公路上老远就看到山谷间的黄河,黄河水在宽广的河床裂缝中如同一条黄丝带飘然而去。 “到了!”导游又打开了嗓子介绍壶口瀑布的特色与观赏的注意事项。这个小导游显然是经过严格培训的,虽然年轻,却已是一个出口成章的“老游子”。他一再强调安全和返回登车时间,要在晚上8点赶到延安。 沿着黄河边的公路又走了一段路程,我们看到了雾气腾腾的壶口瀑布。“哇,壶口瀑布,太壮观了!”见过世面的我们还是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黄河壶口瀑布真的太壮观了。 极目睹黄河,壶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壮观气势震撼人心,滔滔黄河到此被两岸苍山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三四百米宽的洪流骤然收束为五十余米,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从三十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三十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奇观。那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那奔腾怒吼声震河谷,黄水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此时,我真正领略到铺天盖地的洪流倾泻的那种惊涛骇浪的视觉感,领会到《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在咆哮”给人以精神洗礼一样荡气回肠。我又想起曾经读过的古籍《书·禹贡》“盖河漩涡,如一壶然”的描述;明白了“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两大罕见的奇景。我们正赶上11月观赏壶口瀑布的最佳期,正好是阳光西射,彩虹随波涛映现,景色奇丽。观赏的游客竟然读诵起明代陈维藩《壶口秋风》诗句:“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 我游览过贵州许多大大小小的瀑布,曾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关于黄果树瀑布群的文章,我对瀑布有着别样的情感,因为我就生长和生活在中国的瀑乡贵州黄果树所在地。在这几十人的游览团队中,我是唯一从黄果树瀑布来观赏黄河壶口瀑布的人。在2006年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节上,曾经有过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和黄山风景区汇聚黄果树瀑布的“三黄”唱山祭水大典活动。作为《安顺周刊》记者,我曾经采访这“三黄”的领队,并告诉黄山来客说我是安徽安庆人,安徽是我的第一故乡,黄山来客可以说是我的家乡人;我对黄河壶口瀑布人说,我曾经在陕西西安读书生活了几年,你们是我第三故乡来客。哈哈,我的身上竟然包容了“三黄”文化。 黄果树瀑布和壶口瀑布都是中国的著名瀑布,黄果树瀑布以雄奇壮观名扬天下,而壶口瀑布则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它们都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是滋养着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的母亲河,她承载了五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她用磅礴的力量、坚韧的品格赋予中华民族以崛起和勇往直前的动力,中华民族就像这黄河壶口瀑布一样聚拢、团结,爆发出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