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联趣话

2015年6月26日第08版

分享到:

    □鲁庸兴

    西瓜是夏天清热解暑的时令佳品,清凉甘甜,爽口清心。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啖食西瓜之时,总是触景生情,颂之以联,妙趣橫生。

    “堂中摆满翡翠玉;弯刀辟成月牙天。”这是古代西瓜店的一副对联,西瓜的鲜活水灵跃然联中,引人眼球。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喜欢吃西瓜,在他的心目中,西瓜是“冰浆仙液”。他曾撰一西瓜联,上联是:“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联似信手拈来,状如街头即景,却十分巧妙地把“南北西东”嵌入联中;下联是:“自上而下读《左传》,书往右翻”,又把“上下左右”几个字蕴含其中,真是对仗工整,而奇妙雅致。一代文豪品尝西瓜潇洒脱俗之状,尽在寥寥联语中。

    明朝有一个才子名叫蒋焘,有一年炎炎夏日,几位客人登门拜访,蒋焘拿出西瓜招待大家。就在众人拿起西瓜刚要吃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客人说道:“暑天吃西瓜,岂可无有文字助兴?这样吧,我出一个上联,看看谁能对出下联。”于是,他略一沉思,说道:“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他的这副上联用的是对联中拆字格的形式,将冻字拆成“东”字加两点,将“洒”字拆成西字加三点,非常巧妙。他的上联刚刚说出来,正在一旁的蒋焘接着说道:“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蒋焘用的也是拆字格,他把“切”字拆成“七”和“刀”字,把“分”字拆成“八”和“刀”字,而且和正在吃西瓜的情景非常吻合,对仗工整,情趣盎然,令人拍手叫绝。

    明代进士张居正少时聪明过人,一日,当寺庙老和尚摘来几个西瓜供巡抚解渴,那巡抚触景生情,脱口而出上联:“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老和尚苦思良久不得下联,此时张居正恰巧路过,听到此上联,不假思索续出下联:“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上下联对仗工整,切情入景,自然天成,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明代“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幼才思敏捷,聪明无比。一次,年轻的唐伯虎陪父亲会客,父亲用炒豆和西瓜招待客人,客人欲考伯虎才华,就用招待客人的炒豆出上联:“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唐伯虎见桌上摆放着西瓜,即用之相对:“西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他用“玉玻璃”对“金龟甲”, 可谓对仗工整,从颜色形状都对得十分贴切,客人听后大加赞赏。

    抗战时期,住在重庆的于右任因事请郭沫若和时任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一起到北温泉商议事情,吴南轩顺便买西瓜大家享用。吃瓜时,于老出一上联:“游北温泉,吃西瓜,吴南轩作东。”此上联写当时情景,自然天成。郭、吴二人当时无能以对,待到回程时,车到上清寺,乘务员提醒:上清寺到了。此时于老准备下车,郭沫若一时启悟,对于老说:“下联有了:至上清寺,请下车,于右任转左。”因当时于老就住上清寺左,下车必左转而回家。郭沫若此对巧以“上下左右”对“东西南北”,洒脱有趣,因此深得于老赞赏。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