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念) 4月29日,记者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市妇幼健康工作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惠民项目,不断加强技术监管,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妇幼健康提质行动取得新进展。妇幼健康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共有妇幼保健机构7家,其中,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3家,二级妇幼保健院3家。推进妇幼保健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建成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4个。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妇幼健康门诊建设,全市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9家,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达标71家,达标率79.78%,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达标76家,达标率85.39%,均高于省级目标要求,全市有产前诊断机构2家,产前筛查机构9家,达到县(区)全覆盖。 母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全市取得助产资质的机构有44家,其中市级3家,县级15家,乡(镇)及以下26家。在全市开展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提升全市医务人员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从2021年98.42%上升至2023年99.06%;产前筛查率从2021年79.57%上升至2023年83.84%。同时,围绕“生命全周期,生育全过程”,不断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统筹推进妇幼健康领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民生实事项目,先后实施了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本避孕服务、出生缺陷救助等惠及民生的妇幼健康服务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和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进一步拉高标杆,促进高质量发展。我市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HPV检测全覆盖。近三年,累计为16.98万名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为14.57万名妇女开展乳腺癌筛查,推动女性常见肿瘤的群体防治和早诊早治;为88.55万名6-36月龄儿童免费发放营养包,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免费发放叶酸8.69万人次,大大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 此外,我市还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工作部署,将全市托育机构建设工作纳入《安顺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妇幼健康提质专项行动,制定出台《安顺市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实施方案》《安顺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等文件,持续推进托育服务机构多元化发展。2023年底,全市共有托幼机构165家,托位数9406个,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97个,完成省级目标任务,基本做到体系建设完善、安全能力有保障、健康服务有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