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Newspaper Layout
上一版
   第08版:副刊
        
相关新闻
静静的大院

2021年11月12日第08版

分享到:

□丁杰

这个大院,三十年前叫地委大院,现在叫市委大院。一直以为,大院里没有什么变化。走进大院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证明我的看法错了。近段时间,我就目睹拆了些楼,移栽了些树,换了些人。

三十年前就来过大院,后来差不多每年都来。开始是来地区文联的《安顺文艺》杂志社投稿,后来是来开各种各样的会,或到住在大院里的朋友家吃饭喝茶。上班时人来车往,行色匆匆。下班后,忙人回家,倦鸟归林。常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坐在草坪上看书,或恋爱。第一次走进大院,心里曾痒痒地想:要是有一天,我能在这院里工作,那多好啊!记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不时出入大院,或来一个晚上,赶一个材料,或呆三五天,写一个电视脚本。2010年初冬,我从普定小城来到了这个大院。一天进出四次。白天黑夜忙着咬文嚼字,竟没有好好地到大院里走走,转转,坐坐。 

饭后,或闲下来,就想在大院里转转,或到荷花池边坐坐。

树脚草坪上新栽的草,前几天刚剪过,一棵棵针一样,绿绿的站着,像小学里操场上做操的孩子们,高高的举手来。从右边的草坪走过,到紧挨着市文联的荷花池。荷叶圆圆的,铺在水面,或尖尖的,举在半空。轻轻游动的鱼,荡起浅浅的浪,还来不及等微风吹,就散了。大门对面的荷花池,呈八字形坐着一对老人,像是夫妻,他们在低语着世事的变迁。拐过弯,朝食堂那边走,这里以前是安顺日报社,一栋二层的木楼,前几年拆了,没有栽树,也没有建房子。从它前面走过,仿佛还能闻到那里面散发出带着油墨的字香。我一直以为,大院里就只有左右两个荷花池,今天走过来,才发现有三个荷花池。一般人不晓得的第三个,就在老报社的前面,市政府办公楼的后面。只是,这里的荷,长得最慢,开得最迟,枯得最晚。

上班时间,没觉得院里人多。早晨和傍晚,才发现院里花园一样,人不少。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打篮球的,打羽毛球的,遛狗的,教孩子学步的。偶尔,会看到几位以前在电视上和报纸上的熟面孔。时间长了,就发现他们曾经昂首挺胸,现在也慢慢弯腰驼背了。在时间面前,人是平等的,跟大院里的草和树一样。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在三四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陪同下,抱了只小白兔在草坪边的水泥地上玩。

树上的鸟,看不见它们栖在哪个枝头。动听的歌声,从叶缝里飞出来,萦绕在耳边。

大院里一年四季绿草如茵,春来有梨花,腊月有梅花,随便找个地方,照来的相都好看得很。我外出不爱照相,更不喜欢自拍。有好几回媒体要播出我的作品,要配发个人简介和照片,电脑里找不到,就请办公室的同志提了相机,或直接拿了手机,到大院里找树或花作背景,拍了给编辑发过去。

我来大院快十一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回不回去,回哪里去。反正,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或者留下向往,或留下回忆。早些年就有小道消息说,大院可能“置换”出去。八九年过去了,大院还在,大楼还在,只是大楼里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三个月前,我们从大院的22栋搬到1栋,从大院的一边搬到了另一边。家是搬了,但还在大院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楼高了,人少了,停车位不用愁了,鸟和猫也更多了。楼虽然老,但有电梯,上下很方便。

长长短短的岁月,就在大院里进进出出,来来往往,在大楼里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此时此刻,2021年初冬的暖阳,正温情地洒在大院里,抚摸每一栋楼,抚摸每一棵树,抚摸树上那些站在枝头,或展翅欲飞的鸟。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