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倩茜) 11月23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会,就下一步创园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好理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2012年我市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以来,对城区虹山公园、塔山公园进行提质改造,新建了若飞公园和驼宝山广场。2013年12月,我市启动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先后新建狮子山、驼宝山、龙头山等山体公园20余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于去年12月喜获贵州省园林城市称号。同时,新增二环路、西秀区园区大道、星火路等道路绿化50余公里,对黄果树大街、西航路延伸段、南出口等城市干道和重要节点进行绿化景观改造,累计整理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栽植香樟、桂花、银杏等乔木2500余株,灌木350万株(丛),布置鲜花220万盆(钵),绿量得到显著提升。 会议指出,两城区要加快山体公园管理体制建设,坚持防火、防坏、保洁、保好原则,强化人防管理意识,实行挂牌管理,落实责任到人。两城区要在河道沿线、人行道两侧、四旁等地见土“插绿”,并尽快研究制定城区、重点区域、景观区域等地损坏山头的植绿补绿方案。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上,两城区要严格考核小区、宿舍等绿化率是否达标,做到有源不乱。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全力以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绿量、品质双提升工作,确保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实现。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形成合力,切实发挥好协调、组织、统筹、宣传、督查等职能,实行周通报制度,时时掌握三城区创园工作进度,推进创园工作有序调度。要把宣传工作贯穿创园工作始终,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在全社会倡导爱护绿化、尊重绿化、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2017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考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