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和谐小康新景
——普定县猫洞乡和谐村计生协会创新服务小记

2014年7月2日第01版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瑜 王萍

  6月24日,微雨过后,走进普定县猫洞乡和谐村,平坦整洁的通村公路随形就势蜿蜒向前,田野里青翠的秧苗和宽大的玉米叶片上挂着水珠,不时有鸟儿低飞闪过,清脆的鸟鸣穿林越竹,眼前的一切,如此静谧。其实,这宁静之下涌动“热潮”,一场有声有色的计生协会创新服务正在热烈开展。和谐村计生协会以创新服务为抓手,引导会员发展致富,一幅携手奔小康的新景逐步绘就。

  创新管理赢得群众“点赞”

  村民杨进生家正在办白喜事,堂屋墙壁上一大张黄色通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通知中以加大字号主题“为了发展,反对浪费”8字,对本村红白喜事的菜品、烟酒数量进行了详细规定:“以‘四钵宴’为标准,酒上村民正宗烤米酒”,“不准分每人一包烟,要吃自取”……落款为和谐村计生协会。

  院坝里,穿着统一围腰布的妇女们,一些在灶台边炒菜煮饭,一些在酒席旁倒茶上菜。几名中年男子跑前跑后,见人来便热情招呼入座,打听得知,他们是协会派来的服务组。

  “协会成立之初,就把成员按男女分别分为14个组和10个组,每个服务组20人,专门负责村里红白喜事服务。一来给办事人家省力省心,二来避免办事讲排场搞浪费。”村委会副主任、村计生协会会长支艳告诉记者。

  “我们农村,虽然近些年政策好,找了些钱,但不能搞攀比,我们要比的是科学发展。”支艳说,“计生协会成立就是要带着群众勤劳致富,这头一项就是要改掉好攀比、讲排场的陋习。”

  村支书郭成洪说,村级管理,一些事情不便村支部出面硬性推行,但由计生协会出面组织,协会会员自觉自愿参与,工作就好开展。

  (下转2版)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