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生 好几个月的事情,作为新闻报道,“时效”确实有些欠缺。但如此让人欣喜的关心基层干部的“新闻”,不言不议不传不足以为快! 这是关岭自治县县委组织部提供的一组数字:今年开始,该县村支书、村委主任每月报酬增加70%,达到1700元,其它副职增至1500元;到2016年,这些村干部还逐年月增200元。村民组长从每年100元“变”为每月100元。另外,县里每年还专门拨出230万元,通过考核,列出一、二、三等次,奖励全县村干部。从去年起,乡镇干部职工与县直机关干部职工相比,月工资上浮20%,年终目标奖上浮50%。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能这么“真金白银”向基层干部倾斜,可谓难能可贵、做之不易! 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柴米油盐醋,万事皆缠身”。多年来,农村广大基层干部风里来,雨里去,沉在基层,走村入户,与农民打成一片。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发展抓稳定,抓计划生育抓产业调整等等,凡是新农村建设、全面奔小康的各项工作,都与这些基层干部分不开,大山深处、田间地头皆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匆匆的脚步。在许多艰苦的地方,不少基层干部食无定时、宿无定点,“5+2”、“白加黑”更是家常便饭。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干部还有一种“难言之隐”:身处农村基层,不仅工作任务繁重,生活困难亦诸多。这些干部长年累月摸爬滚打在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艰苦,不言而喻。“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可是,这些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奉献的“好同志”,他们的痛苦需要理解,他们的冷暖需要关心。作为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应当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着想,真情关心他们,尽力为他们分忧解愁,特别要解决他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关岭“倾斜”基层一线的举措,赢得一片赞扬声,尤其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人心都是肉长的”,基层干部从这一“倾斜”中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肯定会倍加珍惜平凡的岗位,尽职尽责做好平凡的工作。近日,笔者走进上关镇场坝村村委办公楼,看到“村官”们个个佩戴工作证,不厌其烦地向群众解惑释疑,认真热情地为群众办事。他们都很兴奋,更充满信心,朴实直率地说:政府尽最大努力为我们增加报酬,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给政府分忧,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据了解,这些村干部为了“便民服务”,连中午“休息”时间也放弃了。 广大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做好各项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习近平同志说得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大着力点,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对基层干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要设身处地地加以理解,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和帮助……”是啊,做到“真正”、“真情”、“真心”,基层干部就会更加发奋工作,优秀的基层干部也就越来越多,基层工作也就更好开展、更出成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