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平坝县桥上村利用项目资金新修了村办公大楼、群众休闲活动长廊、排水沟渠、小水塘,进入村庄尤如走进山里的江南,清丽婉约。 自2000年以来,青岛市每年在我市各县区选择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建制村,开展“温饱示范村”和“开发式扶贫村”建设,实施整村推进。共建设了100余个示范村,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我市加快构建“全国、全省重要核桃基地、蔬菜基地、地道中药材主产区、精品水果基地、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优质种猪供种基地和商品仔猪外销基地”的特色扶贫主体产业格局作出了贡献。 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是开发式扶贫村,自2001年开始被列为青岛对口帮扶对象以来,先后实施了8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105万元,项目涉及了村容村貌道路硬化建设、沟渠建设、农户房屋景观整治等,大寨村有294户1268人,帮扶前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通过12年的帮扶发展,如今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800余元。 17年的携手合作,使我市与青岛市总结出了因地制宜的帮扶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了与帮扶城市的产业对接、劳务输出、人员培训、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发展共赢的新型帮扶机制,为“贫困帽”的摘掉探索出可行的发展方式,也为共同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