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国家出台了成品油价格机制完善方案,成品油调价频率加快,国内油价能够更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与此相伴,我国水、电、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逐步展开。 水价改革明确思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文件,明确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制定原则、严格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制定惩罚性征收标准等。 电价改革取得突破。7月,将现行销售电价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工商业及其它用电价格三类。9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并出台了调整和完善光伏发电价格及补贴政策的文件。 天然气价格建立新机制。7月10日起,国家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电煤价格取消双轨制。国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煤企和电企自主签订合同,自主确定价格。 水、电、煤、油、气价格改革,既要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要考虑社会承受力,特别是要兼顾困难群体的利益,这是近年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坚持的一个原则。 资源价格改革: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