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就会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科技部部长万钢说,从实践中看,手机逐步代替固话,促进了电信机构的改革;微信冲击了短信,促进运营商转换经营模式;网购带动物流和零售业转型;支付宝、余额宝引发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倒逼电力体制改革。 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向新征程。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6月初,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联合推进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我国以培育创新型企业为抓手,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遴选676家创新型企业,带动省级创新型企业8400多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运用创新方法,走创新发展道路。同时,着力把研发机构建到企业,已在有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组建了9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了88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夯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础。 科技体制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