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地方·西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社会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1年7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鉴“五新”创建经验
推动社会管理上新台阶
2011-07-04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其实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西秀区在“五新”创建活动中,坚持加快发展,以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坚持服务群众,以民生改善凝聚民心;坚持转变作风,以民心凝聚激发合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创新机制,以载体建设为抓手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西秀区在“五新”创建中,鲜明地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重要民生任务放在优先位置,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覆盖面作为创建活动重点。全区各级各部门以“五新”创建为抓手,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向村居转移,集中财力、物力优先安排村居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公益设施和服务。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项惠农政策和增产增收措施得到落实。通过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2010年,全区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安顺市各县区前列,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61元和879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706元,同比增长15.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65元。 

  “五新”创建活动中,西秀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体,政府的工作是引导,而不是代劳,从而推动各乡、镇、办事处及各村(社区)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如何动员群众、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上来。通过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会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支持群众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的落实,增强了群众主人翁意识。

  通过区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村居党支部,机关党支部与村居党支部结对子等,实现上下联动创建;通过县级领导干部包创建片、区直部门包创建村、乡(镇、办)包创建数、行政村包创建户,实现了区、乡(镇、办)、村居三级合力创建;通过“一带一”联系帮扶机制,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各级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了创建活动的影响面,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共创共建的局面。

  西秀区在“五新”创建活动中,始终坚持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新风逐步形成,群众的文明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强化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狠抓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加大农民工培训工作力度,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进行普法宣传,禁毒宣传与法制教育,群众法制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增强文化素质,提升文明素养,人民群众爱护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城乡社区呈现了文明、祥和的氛围,群众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西秀区“五新”创建的成功实践表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联系实际,分析找准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最需要抓好的重点任务,找准最薄弱的环节,扎实工作、攻坚克难,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