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竹王崇拜 在镇宁自治县、紫云自治县、西秀区交界处,以镇宁革利乡为中心,方圆60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支礼仪风俗都非常独特的苗族同胞,这支有2.3万余人的苗族同胞称自己为“蒙正苗族”,他们以“竹王”为图腾。 千百年来,他们坚信自己就是夜郎竹王的后裔,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有一整套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程序,蕴涵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有关夜郎的记载,首见于《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关夜郎王与竹的传说,《后汉书》记载说:“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间其中有号声、破竹视,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 蒙正苗族的“竹王”崇拜或正源之于此。 他们保留着浓厚纯正的崇拜夜郎竹王民俗。竹王成了维系族群的精神家园。竹王崇拜的文化现象,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他们家家户户都用竹块祭供在堂屋楼上,男性成年后都要举行仪式供奉竹王偶像,一生奉祀竹王,直到去世时用供奉的竹片陪葬。请竹王、供竹王、竹王陪祭是成年男性一生中的三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