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温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席话令人动容。 对于处于改革发展瓶颈中的中国而言,要突破困境,赢得一片新天地,关键在反腐。它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钥匙,只有解决了腐败问题,才能打开改革的通路,实现国家繁荣,民众幸福。 腐败不断的社会,是失衡的社会,一切基于公平、公正理想的制度与措施,因腐败利益集团或群体的反对和抵制,而难以实现。腐败的侵蚀使权力呈现病态,破坏了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动摇着民众对未来的信心。 2006年湖南郴州系列腐败案就是很典型的案例,该案最大的后遗症,就是“老百姓不再轻易相信台上的领导”。原郴州市委书记、市长、市纪委书记、副市长、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接连因受贿等问题落马。人们戏称,“在监狱里可以召开郴州市委常委会了”。郴州市委、市政府的公信力接近崩溃。 对国家而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民众而言,信心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全力反腐,改革制度和体制,培育消除腐败的土壤,遏制“腐败文化”的滋生蔓延,无疑能增强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坚定人们对国家的信念。 民心所指,即是改革所在。温总理的这番话,既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客观评判,传递着中央致力铲除腐败的决心,同时也明确政府机构的改革方向——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将政府置于人民批评、监督之下,建立廉洁、有效的政府,带领民众走出转型困境,迈向新时代。 全力反腐,改革制度和体制,培育消除腐败的土壤,遏制“腐败文化”的滋生蔓延,无疑能增强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坚定人们对国家的信念。 (综合人民网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