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安顺周末·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社会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1年3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常态
2011-03-18

  “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近年来,公众反映的官员腐败行为主要集中在规划审批、土地拍卖、政府采购和重大资金项目审拔等领域,这些领域被视为腐败“重灾区”与“高危行业”。因此,必须从规范权力运行入手,公开决策与审批程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遏制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

  政务公开是规范权力运行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的前提条件。预防腐败需要更多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北京市曾制定“领导职位说明书”,小到科员、大到局级的机关干部都有详细的职责标准,职位说明书同时作为评价各级干部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也为官员接受监督提供参照,防范因人设职、人浮于事和滥用公权的不良现象。“职位说明书”其实质就是“权力说明书”,各级政府应通过政务公开,将各部门权力清单以“说明书”的形式公开,以便于群众监督和干部自我约束。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让腐败无处藏身。我国现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已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最新的制度规定,县处级副职及以上的领导干部、大中型国企领导每年须上报个人财产及婚姻变化、配偶子女移民状况等。其中,财产申报包含个人及家属的收入、房产、投资有价证券和金融理财产品等。显而易见,这一规定将官员的“个人家事”上升为可能影响到职务晋升和社会评价的“公事”。无论是防止“带病提拔”,综合考量官员的述廉,还是查处群众举报,回应对突出问题的关注与质疑,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以保障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与监督权。

  权力一旦不受约束,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与民争利,甚至恃强凌弱,进而蚕食政府的公信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贪污腐败无疑是最大危险,也是党和政府所不能容忍的。只有让权力在阳光运作,让干部接受批评与监督成为一种常态,才能让一些人不敢伸手,伸手必被捉。

  (本报综合评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