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坚持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逐步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到2010年,该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突破4.2万亩,鲜薯产量达5万吨,产值8000万元。 镇宁种植马铃薯多年,作为马铃薯生产基地县,被农业部规划为全国马铃薯优势区。全县水、大气和土壤等资源适宜马铃薯一年四季种植,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马铃薯生产中,县农业部门为解决种薯品种退化问题,积极组织实施省扶贫办和省农委的脱毒马铃薯温饱工程和马铃薯良种扩繁推广等项目,促进脱毒种薯覆盖率逐步提高,带动了马铃薯优质、高产和专用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目前,已率先在全市建立从原种扩繁到一级原种扩繁、二级原种扩繁,再到商品薯生产的封闭式马铃薯生产链条,形成自身特色生产方式,确保全县马铃薯产业良性发展。 该县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扶贫的重要途径加以扶植,坚持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农民和经济组织为主体,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产,改善品质。该县2010年共投入160万元资金用于推进马铃薯良种扩繁和商品薯生产,扶持马铃薯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惠及农户2250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预计到201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鲜薯产量7.5万吨,产品商品率50%,加工率20%,实现总产值1.5亿元。 (王元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