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深度·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社会
 
| 黔中时讯综合新闻网 | 安顺晚报电子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09年4月2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不会忘记
——访全国劳动模范杨兰芳
2009-04-29

  本报记者   江富全

  “当市总工会的同志将2万元的困难慰问金送给我,在他们走后,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人民不停地顺着脸腮往下流,我在心中不停地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劳模。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我恐怕早已经不在了。”在位于西秀区科学路一个破旧不堪的大院内,今年已经76岁的全国劳动模范杨兰芳告诉记者。

  杨兰芳是息烽县永靖镇人,解放前,全家人就靠母亲做点小生意生活。杨兰芳的母亲生了4个子女。1952年,19岁的杨兰芳参加了工作,分配到息烽县一区农资供销社当营业员。当时,杨兰芳还是文盲,为搞好工作,她又利用每天晚上在菜油灯下学文化,经过努力,学会了简单的算术、汉字。供销社主要卖镰刀、锄头、草鞋,当时经常有打着赤脚的农民来买鞋,满脚都是泥巴,如果试鞋把鞋弄脏了就不能再卖了。杨兰芳就打来水让顾客洗了脚再度。正是对顾客亲人般的热情,让杨兰芳的名字在息烽传开了,农民群众都互相传言,供销社有一个杨兰芳对人特别好,因此杨兰芳负责的门市总是顾客盈门,她也月月超额完成销售任务。1956年5月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和特邀代表5556人,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853个,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4703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二次表彰会。杨兰芳向记者回忆起她53年前到北京参加表彰会的情形时还是那样激动。她说,她是第一次座火车,心里想,这么长的火车怎么会转弯。1956年年底杨兰芳从息烽到了当时的安顺县供销社。1958年成立安顺市,安顺县供销社分为市、县两家,她到市供销社工作,1973年当时的安顺市供销社成立下属公司,杨兰芳任土产公司党支部书记兼经理,1984年到废旧公司,因年纪已大,她主动要求退居二线,1985年退休。

  在年老多病的情况下,杨兰芳并没有失去她劳模的本色。她一直关心国家大事,每天的《新闻联播》都要看。街道上的事,凡是能做的她都主动帮忙,左邻右舍知道热心肠的杨大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