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歌 双阳小学建校至今已经有35个年头了,35年来,有这样一个人见证着小学的成长,她就是在小学担任了23年校长的王纯凤。从两栋小教学楼到现在的小校园,从400名学生到现在的1500名学生,王校长和双阳小学一起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2009年,王校长被评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面对荣誉,她只有一句话——“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我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王纯凤校长1986年从双阳飞机制造厂机关调到双阳小学担任校长。面对全新的工作,她虽然感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天生的责任感让她努力地去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工作,她以不断探索的态度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很快将双阳小学带入了轨道。在她的带领下,双阳小学从九十年代初就三次被评为“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除此之外,双阳小学还获得了“中国航空工业基础教育先进学校”;贵州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国家“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示范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贵州省普及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对于在教育工作上取得的成功,王纯凤说:“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责任,教育一个孩子,往小了说是为了一个孩子的将来,说大一点就是为了一个家庭的未来,再说大一点,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希望,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看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必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王凤纯在平时,特别注重自身人格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凡是要求师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好,凡是不允许别人做的事,她从来不做。二十余年来,她一心扑在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上,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双休日,几乎每天都比常人多工作三小时,经过她的一位同事的计算,她二十年的时间做了二十八年的工作。 “做家长和孩子真正需要的好老师”是王纯凤一直对自己和别的老师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她搞好教育的 “秘诀”之一。“将自己放在一位学生和家长的位置,想想自己要是学生或者家长需要的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然后去做这样的老师。”多少年来,双阳小学的教师们在王校长的带领下,以“做自己需要的那种老师”为目标,不断地提高自己。仅近五年,学校就有5名教师成为省级骨干,有10余名教师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 “一切为了孩子”是学校向所有学生和家长作出的郑重承诺。面对教育和孩子,王纯凤始终保持着“教育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理念,将“一切为了孩子”落实到最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