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社会
 
| 黔中时讯综合新闻网 | 安顺晚报电子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09年4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图书馆:增加电子阅览
2009-04-24

  本报记者  伍少安

  时代变迁,市民获取阅读的渠道增加,图书馆告别了往昔的爆满场面而陷入冷清。网络阅读的流行致使纸质媒介失去“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而手机功能不断增加正在步入3G时代,手机阅读正在崛起之中。面对纸质、网络和手机构成 “三足鼎立”的阅读状况,市图书馆负责人表示,以后要增加电子阅览室,为市民提供电子阅读功能,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法做好文化公益事业。

  市图书馆诞生于1931年,前身是西秀区图书馆,属国家二级图书馆。以前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市民只能到新华书店购书,如果选择到市图书馆办理借阅证,则将获得近似于免费的阅读服务。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阅读高峰时段,设置的座位数量还满足不了读者需要。民营书店崛起后,新书补充及时的特点和欢迎顾客在书店免费阅读的经营方式,分流了图书馆的部分顾客。经营杂志的摊点增多,加上市民收入增加逐步从借阅的方式向直接购买转变,因特网走进千家万户后,不少期刊杂志也上网提供阅读,图书馆的期刊借阅者也逐渐减少。

  但是,图书馆保存了珍贵的资料,除了市民和学者前往查阅外,还给市规划部门提供了历史文化街区资料,给文化部门提供《大公报》对王若飞的报道等资料。在提供阅读服务上,市图书馆革新了方式,推出流动图书馆进社区进乡镇的服务,直接面向基层读者群。还建立了3个图书上门服务点,直接向这三个单位送书提供借阅。

  4月20日记者采访时,图书馆大楼正在维修。胡康珍馆长介绍,该馆是区级图书馆“升级”为市级图书馆的,但不具备市级图书馆的所有功能,目前在申报修建新馆项目,将完全按照市级的标准来修建。设置电子阅览室是时代所需,届时将为市民包括未成年在内提供绿色的电子阅览服务,属于公益事业而不涉及盈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