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艳 陈明 “现在我们是真正体会到‘新农合’的好处和实惠了”。西秀区黄腊乡黑秧村班文兰高兴地说道。班文兰的妹妹因为住院分娩报销了医药费1780元,班文兰说,农民报销医药费这在以前是敢都不敢想的事。班文兰告诉记者,黑秧村除了个别外出打工人员,基本全部参加了“新农合”。 为把“新农合”的有关政策宣传到位,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黄腊乡几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乡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立了由乡长任主任,分管副乡长任副主任,乡各办、站、所负责人和农民代表组成的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辖区内和政策宣传、动员群众、筹集资金等工作。召开全乡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为做到“新农合”家户喻晓,该乡突出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利用宣传车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额、张贴标语等各种宣传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的基础上,该乡结合实际,要求工作人员吃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领。通过开展培训、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参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全体乡干部、村两委和相关人员,吃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的政策、规定,全面把握该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加对象,医疗基金筹集办法,医药费报销标准及手续的办理等等,为走家串户做宣传思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办好农村的事情,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好农民的权益,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让群众知道,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引导并资助,实现农民看病‘风险共担,互助共济’,让农民群众看得起病、能看好病,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该乡主要负责人说道。 宣传中,该乡充分利用村两委会、党员会、户主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宣传栏、宣传材料、黑板报及典型事例引导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针对不同的家庭,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地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讲深讲透,深入人心。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参加合作医疗后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明白看病报销的办法和程序,消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自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该乡乡村干部面向群众,主动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贴近农民,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单明了的办法,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实施方案。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事例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参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腊寨村一白姓村民,去年由于儿子生病住院,花去住院费两万余元,家庭几乎因病返贫。由于年初参加了“新农合”报销了一半多,今年一开年,他就赶到乡里要求参加“新农合”。 如今黄腊乡的群众在感受到“新农合”带来的种种好处后,已从过去的的“要我参合”变为“我要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