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民营医院专家来黔传经送宝 本报讯(文/记者陈倩图/记者罗禹)5月17日下午,由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主办的“京黔民营医院发展交流座谈会”在筑举行。会议邀请北京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委员会委员就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了深入讨论。 会上,北京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委员会主任曹亚民指出,民营医院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应具有一定的规模、专科特色要突出、经营思路要领先、服务定位要准确。民营医院具有一定规模后,要不断提升和发展,将医保政策吃透。 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卢良贵介绍了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基本情况,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周惠明立足贵州实际谈了贵州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会上,还签署了在北京建立“北京——贵州民营医院互助培训基地”的合作意向书。 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在近20年来的发展中存在规模小、发展方向不明确、“医闹”问题严重、人才断层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委员会委员们结合自身实际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收费:“拿病人的钱当自己的钱花” 目前患者对医院收费问题的质疑声颇多。民营医院该如何收费?怎样定价? 北京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张阳提出要“拿病人的钱当自己的钱花”的观点。他建议,在收费上应该与水平相当的大医院持平或者略低,按照市场定价,与同级别医院 相比较,制定一个公道的价格。 人才:“办医院就是办医生” 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清镇骨伤科医院院长赵鸣扬谈到,自己的医院成了“黄埔军校”,培养好一个医生就走一个。针对医院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张阳认为,医院主要靠感情、经济和事业留住人。他说:“一般离开民营医院的很多医生不是因为工资等经济原因,主要是考虑将来的发展空间。” 他强调:“办医院就是办医生,医院可以做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在导师的带领下共同探讨学习;同时需要着力解决医生的职称评定问题,适当地给一些医生户口、档案保留的权利;让年轻医生有活干,给予合适的待遇,尊重医生;医院可以在培训之前与新入职者签订合同,培训完必须到指定医院工作一定年限。” “医闹”:保持一颗平常心 对于“医闹”问题,张阳建议持 平常心对待闹事之人,适当站在患者角度考虑。他提醒医院在医疗过程中要十分严谨。若是医院问题,该赔偿就赔偿,若与医院无关,可以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调解,或者走法律程序;医院要敢于承担风险,在事件中多替医生考虑。 原贵州省卫生厅厅长、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名誉会长何崇远对会议作了总结,并要求贵州省各民营医疗机构围绕自身定位,抓好专业建设,切忌“凑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