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打造信息化“无线城市群” 市民将迎来更为方便快捷的生活模式 文/本报记者王佳勇古玉图/本报记者雷云 5月17日,第145个世界电信日。当天,在贵阳举行的“2011中国贵州无线城市高峰论坛”上,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代表贵州省政府,与中国移动签署了“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贵州将驶入“无线”信息时代;也意味着,贵州老百姓将进入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化生活模式。 副省长孙国强:“无线”提高我省综合实力 按照省政府与中国移动签署的“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发挥政企合力优势,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在“无线城市”建设、“数字贵州”建设、发展TD-SCDMA产业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围绕建设以贵阳、遵义、安顺等黔中经济区城市为中心,覆盖全省各市(州、地)中心城市的无线城市群,以此来促进贵州主要城市市民生活信息化和城市管理智能化的发展。 副省长孙国强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说,信息化对于优化城市资 源配置,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孙国强认为,传统经济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一个区域的信息化水平,涉及到它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公众的人文素质与生活质量,体现了一个区域的综合实力。同时,孙国强认为推进信息化有利于城市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贵州通过与中国移动签署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正是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省“十二五”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贵州推动“无线城市”建设和发展,孙国强认为需要各级相关单位、部门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推进无线城市各项工程的实施。他要求中国移动公司承担好建设“无线城市”基础网络建设、加快信息化应用的重任,确保贵州“无线城市”建设早日完成、早结硕果,为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移动通信:描绘贵州“无线”美好蓝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沙跃家在前日的签字仪式上介绍,2009年,中国移动就和贵 州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正是此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深化。 按照新的协议,双方将围绕“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三大领域,建成以贵阳、遵义、安顺等黔中经济区城市为中心,覆盖全省各市(州、地)中心城市的“无线城市圈”,促进贵州主要城市的市民生活信息化和城市管理智能化。双方还将成立联合专项工作小组,统一规划、统一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确保“无线城市”建设在贵州早日建成、早出成果。 沙跃家认为,“无线城市”这一城市第五公共设施必将进一步提升贵州省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同时,这也必将有力促进我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及其演进技术TD-LTE在贵州的深入发展。 沙跃家表示,协议签订后,中国移动将努力推进协议内容的贯彻落实,助力贵州省委、省政府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贵州“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全面发展。 工作人员介绍移动无线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