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黔中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4版
黔中新闻
 
| 安顺日报数字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收藏本站
 
2010年1月4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晴隆矿难”获救3矿工:
希望早日成为合格
的救护队员
2010-01-04

  早报综合消息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努力训练,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救护队员,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新年来临之际,曾创造生命奇迹的三位河南籍矿工赵卫星、王矿委和王圈杰这样表达他们的新年愿望。 

  2009年6月17日,晴隆县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共有16人被困,其中包括3名河南汝阳籍矿工赵卫星、王圈杰、王矿委。他们被困井下25天、坚持了604个小时,靠吃煤渣喝渗水维持生命,最终于7月12日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被媒体和网友称为“矿坚强”。他们的经历牵动着亿万国人尤其是家乡人的心。 

  2009年年底,三位矿工正式成为将他们救出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旗下贵州永贵能源公司救护队的队员。实际上,获救后不久,三位矿工就已经签约到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只不过没有确定正式的工作岗位。在河南老家经过4个多月的休养后,他们到公司报到上班,摆在面前的有好几个工作岗位,但他们最终一致选择了危险性最大的永贵能源救护队。 

  谈及这次选择,三人均表示,这个岗位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也最能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赵卫星说:“到救护队,对我们的意义更大一些,那时候毕竟是救护队把我们救上来的,我们来到这里学好业务后,去救别人,也算是一种感恩。” 

  “如果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没有救护队,我们三个是没有一点希望的,人总得有一颗感恩的心。”王矿委说。 

  采访中,三人说得最多的词就是“感恩”。从矿难中死里逃生的人,一般会对再次下井留下心理阴影。对此,赵卫星淡淡地说:“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有阴影,但时间长了,很快就过去了。而且,现在救护队的工作意义不一样,是救人的行业。” 

  “发生矿难的时候,我们知道被困矿工在下面是什么心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如果能把他们救出来,我会感到非常自豪。”王矿委说。“有机会参加救援行动,我们会毫不犹豫。”王圈杰话少,但语气坚决。话虽如此,他们却都表示,真不希望再次发生矿难事故。“不需要我们行动,矿工们才是最安全的。”赵卫星说。 

  回望2009年,王矿委有些动情:“2009年,是不幸的一年,也是幸运的一年。谁也没想到会出这么大一次事故,咱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事故发生后,却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那么多的关心,这种感恩的心情,真是没法说。” 如今,三人都已被录用为永贵能源救护队的队员,月薪3000元,福利完善,公司还答应为他们的妻子安排工作。自去年12月11日进入永贵能源救护大队以来,由于身体刚刚恢复,三人只是根据公司安排开展适应性训练,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详实的训练科目,如仪器操作、业务、军训、一般技术操作等。目前,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必要的救援要领,能熟练使用各种技术装备,现场急救知识和急救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训练之余,三人喜欢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的运动量太大了,我们还吃不消。”王矿委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wb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