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黔中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4版
黔中新闻
 
| 安顺日报数字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收藏本站
 
2010年1月4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区村民
王瑞志的十年“致富梦”
2010-01-04
  王瑞志一家在纳雍发电厂前的生活区休息

  35岁的王瑞志在成为纳雍发电厂工人的第9个年头,终于过上了10年前憧憬的生活,搬进了两层楼的新房、拥有3个正在出租的门面、一家服装洗烫店,以及两个可爱懂事的孩子。

  1996年,22岁的王瑞志开始和村里的其他劳力一样,离开家乡纳雍县阳长镇到外地打工。在随后的5年里,王瑞志辗转各地,当过建筑工,做过挖煤工,工作辛苦却收入微薄。

  2001年,贵州纳雍电厂在王瑞志的家门口开始建设。作为贵州省第一批“西电东送”骨干项目、国家“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重点扶贫项目,纳雍电厂从建设起就注定将大大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

  王瑞志成为纳雍电厂的一名工人。拿着每月1500元的固定工资,“安全、不用颠沛流离到外省打工”,王瑞志对自己的生活十分满意。王瑞志所居住的阳长镇字库村彭家寨,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彭家寨早已“改容换貌”:2001年之前,整个彭家寨基本全是平房,现在的彭家寨整条街都是两层以上的“小洋楼”;以前的彭家寨餐馆只有两三家,现在有近30家餐馆并且天天爆满;以前的彭家寨没有几个家庭装有电话,现在的彭家寨是阳长镇的“手机一条街”,一条街上销售手机的商户有20余家……

  统计数据显示,阳长镇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从1999年的1226元上升至2009年的3524元,而且阳长镇已基本完成了村村通公路和全镇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9年8月,王瑞志拿出积蓄建设新房。10月,王瑞志一家终于住上了憧憬了多年的新房:两层楼,每一间都够大,够“亮堂”。新房二楼用来居住,一楼很快作为商铺门面出租给几家手机经销商,王瑞志一家年收入又增加了万余元。

  现在,每到天气晴朗的休息时间,王瑞志都会带上妻子和两个孩子来到电厂为职工修建的“生活区”,让孩子们在宽阔的草坪和塑胶跑道上嬉戏奔跑。

  站在搬新家前居住了20余年的平房前,王瑞志说:“住进新房后,又可以想一下再过十年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旧居到新居的变化似乎也在预言,王瑞志的下一个十年“梦想”会很快实现。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wb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