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福进 文/图 7月21日,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洛麦村的烤烟地里一派繁忙景象。烟农简生伦正带领12名村民协同劳作,刮叶、捆扎、装车,新鲜采摘的烟叶被迅速转运至烘烤点。 “我家种了70亩烤烟,眼下正是中下部烟叶采收期,每株每次只能选摘两张成熟叶。”简生伦一边查看烟叶成色,一边向记者介绍。 “烟叶得等足了‘火候’才摘,这样烤出来的烟叶才能油分饱满、厚度适中、色泽鲜亮。”简生伦说,在烘烤季,从刮叶转运入炕,再到烘烤后的分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工人。 据板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白朋伟介绍,今年全镇79户烟农共种植烤烟3516亩,每户种植规模从30亩到100余亩不等,主要分布在大坝、洛麦、小寨关等村。眼下,各村烤烟已陆续进入采摘烘烤期。 在大营镇打彩村,烤烟地里同样是热火朝天的采收景象。烟农狄小琴流转的100余亩烟田,扎根在酸性岩山泥土壤中,烤烟长势喜人,每株可采收烟叶25至30张。 “一炕烟从采摘转运到入炕,需要18名工人。”狄小琴说,今年的烟叶叶片宽大厚实,1炕能出600斤干烟,目前已烤完3炕,预计9月中旬能完成全部烘烤工作。 “烤烟收益不错,每亩约产300斤干烟,按均价17元每斤计算,亩产值达5100元。扣除土地流转、人工、肥料等成本,每亩利润约2200元。”狄小琴说。 据紫云自治县烤烟生产办公室主任龙大远介绍,全县12408亩烤烟已进入关键烘烤期,各乡镇正组织烟农精细做好抹芽、抹尖、采收等工作,以匠心守护“金叶”丰收,让烤烟产业成为富民兴村的致富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