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媛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普定县夜郎湖,远远望去,清波荡漾的湖水与青山融为一体,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背后,是夜郎湖十年如一日交出的生态答卷。 夜郎湖,是1993年建设普定梭筛电站形成的人工湖,主源为三岔河,上游源于毕节威宁,下游汇入鸭池河进入乌江,湖区全长42公里,湖域面积19.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1145米,蓄水量4.2亿立方米,2006年被贵州省政府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后,夜郎湖便肩负起安顺两城区和普定县超30万人的安全饮水任务,是安顺人的“大水缸”。 “2015年我们刚到这时,附近村民自建的湖畔农家乐、小餐馆遍布。一到夏天,前来烧烤、露营的游客很多,湖面、岸边随处可见餐食垃圾,给湖区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污染。”夜郎湖管理处水资源管理股负责人张振道回忆起刚到夜郎湖工作时的场景。 3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不容忽视!2015年,安顺成立夜郎湖管理处,通过建立水上保洁队,对湖面垃圾进行打捞,确保湖面的清洁。此后,为加大监管力度,2017年,夜郎湖治安派出所成立,这也是全省唯一的水上派出所。机构的建立健全,扎实推进了夜郎湖管理工作。 (下转3版)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