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雪 近年来,旅拍作为融合旅游与影像的新兴消费形式,正成为不少游客记录旅途的首选方式。而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于一身的安顺,凭借丰富的取景资源和日益完善的旅游配套,逐渐成为旅拍爱好者的“天然摄影棚”,各类旅拍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游客在镜头前邂逅这座城市的多彩之美。 夏日的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内,旅拍的游客为街巷增添了人气。去年5月开业的梵汐映画店长汪静,正带着顾客在安顺文庙准备拍摄。他细心帮顾客调整好苗族头饰,理平衣角褶皱,动作间透着熟练。 “我们主打传统苗族、布依族服饰,还有汉服和簪花造型,去年暑期每天从早上8点半就开始忙碌。”作为安顺本地人,汪静从2019年起就在平遥古镇、芙蓉古镇等地经营旅拍店,如今回到家乡开店,客源也渐渐积累起来,“不少老顾客会特意介绍新朋友过来,旅游旺季到来了,眼下的订单也在陆续增多。” 不远处的十三月民族旅拍工作室的老板阿琳正举着相机,为身着苗族服饰的小女孩拍摄。她微微俯身调整角度,轻声提示:“看这边,笑一笑就好。”随着快门轻响,女孩站在古城石板路上的身影,与身后的街巷景致一同被定格下来。 这家去年8月开业的旅拍工作室,凭着小红书上的古城穿搭指南、抖音里的变装短视频,在网络平台攒了不少人气。“来的大多是年轻人,‘五一’假期天天都排得满满当当,今天一上午就已经拍完三组了。”阿琳放下相机,顺手帮女孩理了理发带,笑着介绍起店里的服务:“除了各式汉服、苗族盛装供挑选,妆造、跟拍都是一站式搞定,不用游客费心。” 青石板路上,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小玉身着靛蓝苗族盛装,银饰轻晃,正举着手机自拍。“早就听说安顺民族特色浓,临时决定做套妆造,把古巷风情留作纪念。” 除了古城,乡村风情也成了旅拍新宠。在旧州镇,花想容旅拍的老板班登迁一边整理挂架上的服饰,一边向记者介绍:“当初镇政府给予了相关政策支持,我们便从贵阳来到这里开店,希望能为当地添一处旅拍好去处。” 如今店里经营渐入佳境,班登迁说,旅游旺季时每天要接待近20位客人,不少是来避暑的旅居游客。“他们喜欢穿着民族服饰,在古镇的四合院、特色屯堡建筑旁拍照,把安顺的慢生活定格下来。” 古城街巷里的梵汐映画记录着古巷风情,旧州镇的花想容旅拍定格着田园与庭院;云峰屯堡的游客们身着明代服饰,在石砌街巷与箭楼间留下笑颜;天龙屯堡的旅拍镜头里,身着传统苗族、布依族服饰的身影,与古驿道相映成趣……一家家风格各异的旅拍店,既以多元服务满足着游客的记录需求,更让这座城市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通过一张张照片,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中一道亮眼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