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产业 提高质量
产业新势力加速崛起 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2025年7月9日第04版

分享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风光火储”矩阵齐绽放、行业数据资产“入表”提速扩围、“人工智能+”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锂电汽车链就“黔行”生态圈、“千米低空”挖潜万亿级市场、绿色技术掘金“第二矿山”……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在“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富矿精开”战略引领下,黔贵大地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特色产业欣欣向荣,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特征的产业新势力,更勾勒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贵州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赋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能级再跃升。“老树发新芽、新枝成栋梁”的产业生态加速成型,产业新势力质量、数量、速度齐头并进,充分展现了“大抓产业、提质增量的活力贵州新风采”。

创新驱动——

传统产业“家底”更厚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近年来,贵州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不断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数字技术运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安顺市关岭自治县,两亿年前生活在此的晚三叠纪古生物“鱼龙”再次现身——布局形似“鱼龙”的关岭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进入建设尾期。230万块光伏板渐次铺展在石漠化山地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贵州首个、也是全国单体最大的N型TOPCon技术组件应用场景光伏场站,约65个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面积,“龙身”自西向东绵延12公里。6月中旬,在关岭自治县岗乌镇与沙营镇交界处的山坡上,项目三期大寨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台设备欢快低鸣,上千名工人有序作业,每天安装约7600块光伏板、310组光伏支架,正按8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目标,全力拼抢施工进度。

六盘水市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投用在即。项目负责人杨瑞行介绍,这里将成为破解能源季节性、区域性失衡的关键“调节器”,并打通“北煤南运”“外煤内调”通道,为本地电厂、焦化企业提供稳定的煤源保障。

这座静态储煤能力达120万吨、年吞吐量突破500万吨的储配中心,配套建设有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将与储煤设施形成“光储煤”联动模式,既降低运营成本,又减少碳排放。

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一台来自贵州的“大家伙”——贵阳险峰MGK8440×20新轧辊磨床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采购商的驻足围观。

“这是专为现代工业高精度、高效率需求打造的高端精密数控机床设备。”贵阳险峰技术中心主任吴长城介绍,它的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适用于钢铁、轧辊制造、有色金属等行业,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精准的磨削解决方案。

立足产业优势,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闯关夺魁”,尤其是攻克了耐极端环境电机技术,并在神舟、天宫、嫦娥、玉兔、天舟、北斗卫星等航天工程中成功配套使用。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少波认为,贵州扎实的产业基础、显著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生态资源与能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瞄准市场——

新兴产业“卡位”入链

今天的贵州,新兴产业挑大梁、走在前,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成为诸多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的精选之地。

年初,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仅用38天,便完成数据资产确权、评估及入表全流程,随后获得中国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2000万元贷款额度。“唯有‘真入表’才能释放真价值。”贵州数据宝董事长汤寒林介绍,在贵阳中安科技的项目中,数据宝团队梳理出4000多万条结构化数据,并进行整理、清洗、脱敏等处理,最终三项关键数据入表并获得融资,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目前,贵州数据宝已链接(代运营)50多家部委厅局国央企数据、9家省级平台公司数据和众多省市国企数据,形成链接规模最大的国有数据资源网络。

紧盯市场所需,新兴产业“卡位”入链,正深度融入产业链分工。

日前,在贵安新区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产业园,几辆电动重卡经历了一场“暴雨洗礼”——半小时的密集水柱冲刷中,车灯灯光在雨幕中纹丝不动。“淋雨试验是密封性的终极考验,就像给车穿上一件滴水不漏的雨衣。”产品经理宋庆猛介绍,近期,长江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新能源重卡样车还在国家汽车试验场顺利完成首轮高强度测试,预计本月上市。

今年5月,贵州忠辉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5台高尔夫车型发往俄罗斯。“我们选择‘深耕场景、精准定制’的开发策略,如针对哈尔滨高寒天气,就研发了电池加热这一性能。”贵州忠辉总经理王有隆说,这一开发策略,让该公司在新能源观光车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今年前5个月就赢得800台新能源观光车订单。

银河E5是吉利首款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量产车,整车组装和电池包组装均在贵阳完成,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这款“贵州造”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突破了14万辆。“我们以销定产,每小时能下线45台车。”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总经理刘铁江介绍,目前贵阳基地已吸引了43家上游企业落户,涵盖电池、座椅、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去年周边零部件产值超30亿元,今年1到4月份达11亿元,同比增长641%。

业态融通——

未来产业“赋智”提速

贵州明确提出,要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兴数据等未来产业。

近期,贵州帝一无人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推出一系列创新研发成果。特别是“人工智能+”赋能,其中一款全新的无人机产品在续航能力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智能化操控系统也得以全面优化升级,能够更精准地契合客户多元化、高端化的需求。“贵阳是我们的福地。”该公司总经理杨兴星说,2024年落地贵阳高新区之后,该公司销售额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公司产品研发的劲头十足。

在人工智能赋能下,无人机蓄势起飞,无人驾驶进一步“赋智”提速。

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江山的电脑里,各式各样的车模型图纸,不断传输至生产线设备中。“我们开创了车辆AI生成式设计算法,只需填写代码,在系统中输入想要的尺寸以及材料等参数,再根据场景输入尺寸,电脑就会自动生成模型样式,让车辆从设计到生产仅需一周的时间。”李江山说。

DeepSeek爆火出圈,新一轮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热潮随之而来。贵州积极推动实施行业大模型发展行动,促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并形成了一批示范应用场景。比如,通过DeepSeek大模型升级后的“AI游贵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能够模拟出游客行程规划,为游客提供智能攻略互动回答以及多种智能导游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工业互联网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它的赋能、赋智、赋值作用正日益凸显。在5G智慧工厂一期的助力下,贵州成有王记善沅食品有限公司尝到了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提质增效降本甜头,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去年9月投用后,原料精准配送率提高20%,在制品浪费率降低10%,售后成本下降30%。”成有王记董事长王成有说,数字技术的应用还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支撑,今年上半年投放的金银花味杨梅汁就广受消费者喜爱。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