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3版) 深挖潜力:育“领头雁” 促“千帆发”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 去年9月,我省举办农村党组织书记视频培训班,对全省1.5万名农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全覆盖培训,省委主要领导出席并上开班“第一课”,鼓励大家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担使命、勇作为。 时隔不到半个月,又一场针对全省2500余名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视频培训班开班,省委主要领导再次出席并讲授开班“第一课”,勉励大家在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中担当尽责。 两场培训会,入脑入心的理论教育,干货满满的业务辅导,就是要聚焦“提质”锻造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让我省基层一线的“头雁”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辨大势、明方向,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知改革、懂政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走前列、作贡献。 基层干部是推动基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挖掘运用好这个“最大潜力”,让基层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绽放炫丽火花,是摆在我省各级组织部门面前的“新考题”。 走进惠水县西混村,一望无垠的蔬菜坝区正在“弹奏”群众增收的“致富曲”。 党支部书记罗建穿梭其间,仔细叮嘱采摘、打包、装车的每一个环节。从广州跟岗学习回来后,他不但学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更与广州市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搭上线,与5家蔬菜销售档口签下了长期供货协议。 跟岗学习,是全省“强双基”提质的一个缩影。 贵安新区组织1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82名村“两委”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六盘水市依托24个“名书记工作室”,组织260余名社区工作者参加“导师帮带制”计划,去年共组织社区工作者开展“岗位练兵”“擂台比武”36场次316人…… 一年来,全省聚焦“提质”锻造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在全国率先建立村(社区)党员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开展2期直达村(社区)的视频授课,培训133万余人次;举办省级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示范带动各级抓好教育培训;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3.5万余人,平均每村2.33名;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由市级或县级层面统一组织招聘,全省2587个社区的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同时,聚焦“优考”树牢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持续优化考核层级、考核事项、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进一步挖掘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潜力。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把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关键,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深入实施“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通过精准识别、分类排队,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体检,“排”出动力,“抓”出效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2023年3月,杨奎以六盘水市水城区蟠龙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职务,兼任发贡村党支部书记。彼时,发贡村因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班子队伍较为软弱涣散等问题,成为“后进村”。 “一退一进”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整合壮大以往分散的茶产业……一系列“组合拳”让发贡村一跃成为镇里的“领头雁”。 如今,他又调到院坝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继续带领村班子追赶先进。 近年来,按照省委要求,全省各地聚焦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基本”建设成效,根据平时掌握情况,结合上年度综合考核、“擂台比武”、述职评议等结果,对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进行科学评价、全面排队分类,逐一“过筛子”,针对后进基层党组织“一对一”精准制定整顿提升方案,不断补齐短板弱项、促进整改提升,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截至目前,全省有2029个村(社区)党组织得到整顿提升。 强基固本筑堡垒,凝心聚力担使命。 迈向新征程,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聚焦基层基础“强双基”,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让“马”不倦怠、“车”不超载,进一步激发基层的干事热情和治理活力,奋力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奋发有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坚强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