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学思 人勤春早干劲足,全力冲刺开门红。位于西秀区大西桥镇中所村的贵州尝肠来食品有限公司,春节假期还未结束就开足马力赶制“烤小肠”订单。 2月9日,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小肠香气扑鼻,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清洗、腌制、烘烤、摊凉、速冻、切段、称重、包装……经过一系列生产工序处理后,一箱箱“烤小肠”制作完成,等待冷链物流车前来装货,发往贵阳和昆明。 “因为提前接到好几个订单,公司正月初六就提前开工了。春节期间,烧烤行业对‘烤小肠’的需求量大,我们拿到差不多3吨的订单,所以这几天都在赶货。今天下午就要发出1吨产品。”该公司总经理马从元说。 马从元介绍道,他是大西桥镇九溪村人,开过烧烤店,看着“烤小肠”市场需求不断攀升,2021年他转行专门生产“屯堡九溪烤小肠”;2022年,他成立公司后,注册了“月明孃”商标。近两年来,作为大西桥镇18家“烤小肠”生产企业之一,其公司年平均加工销售“烤小肠”约100吨,年产值达500万元。 贵州尝肠来食品有限公司除了以不同包装规格满足消费者需求外,坚持以品质和诚信赢得市场。马从元告诉记者,其公司加工的“烤小肠”产品,精选猪小肠的肠头(粉肠)作为原材料,每头猪仅有50公分长、大约2两的小肠头,其特点是肠子两边挂油、肉芯厚实、烤好后软糯Q弹易嚼碎;同时,解冻后的原材料当天必须坚持加工完,库房满货了立即停产,出货后才重新生产,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 “公司投产几年来,‘烤小肠’产品畅销安顺、贵阳、昆明、重庆、上海等地,合作商也越来越多,相信随着旅游市场不断复苏,今年的销量会有较大增长。”马从元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