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化处镇:
借力穗安协作“东风” 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2024年4月30日第04版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鲁开伟

日前,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到普定县化处镇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化处镇签订了结对帮扶框架协议,对促进黔货出山、加强两地间的交流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助推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开展。

水井村是化处镇的“明星”村寨,自发展莲藕种植以来,已形成以莲藕种植为主,发展荷塘生态旅游、推广荷塘美食、荷花创意农业等“荷花+”产业,目前,水井村的莲藕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每年荷花绽放,都会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

水井村的发展离不开东西部协作工作的支持,为了促进农文旅融合深度发展,在花东镇的结对帮扶下,援建的观光栈道使水井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提升了游客观光体验。

“这几年水井村在花都区的帮扶下,修建了木栈道、停车场、合约食堂,为水井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基础设施改善,乡村变美了,环境卫生也变好了,老百姓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了;在农产品方面,通过平台,把我们的荷叶茶、藕粉、莲藕销售到花都区。”水井村党支部副书记龚元心说。

据悉,2021年以来,广州市花都区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40万元支持水井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其中28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观光栈道、荷花池集中摊位、旅游公厕等千亩荷塘农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55万元用于发展茶叶加工、休闲零食加工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水井村发展多元化产业。

在结对帮扶下,水井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春天种藕,夏天举办荷花节发展旅游,秋天收藕、做藕粉,冬天销售藕种的发展模式。

东西部协作工作中,消费协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地方茶企的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借力消费协作,让茶产品走进广州。

“对口帮扶就像‘认亲戚’一样,大家互相走动,多沟通交流才能更加了解我们的特色产品,尤其广州那边茶叶市场大,我们就派工作人员入驻到那边去推介,通过推介,他们在了解产品后,都很认可我们朵贝茶的品质。”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代琼说。

近期,正是制茶的好时节,在该公司制茶车间里,机器轰鸣,散发出阵阵茶香,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理条等制茶工序后,这些茶青将制作成成品茶,然后打包发往广州等各地。

作为一家以原生种朵贝地方群体品种为主,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拥有有机茶生产基地1200余亩,其中古树茶2000余株,古茶树繁育基地800余亩,并取得了国内、欧盟双有机认证,这为其发展高品质的茶产品打下了良好基础。

代琼告诉记者,通过东西部协作,让客户真正喝到了我们高品质的茶叶,提高了我们的知名度,茶叶卖出去了,企业的收入增加了,企业更能良性循环,就更能带动老乡在家门口务工。

近年来,化处镇持续抓好穗安协作工作,依托广州市花东镇在产业、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立足化处镇实际,认真谋划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持续做大消费协作,引导两地企业优质产品、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推动产业协作升级。

“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地的协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两地立足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互补,为我们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以及消费协作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化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蒙表示,下一步,化处镇将按照双方签订的帮扶框架协议书,在产业协作上升级,继续深挖双方的资源优势,推动东西部协作走向更高的领域,让帮扶工作取得更高的实效。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