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智 文/图 四月的关岭,日丽风和,天清气朗。4月22日,来自广州市花都区的47名职工代表跨山越海来到关岭自治县,寄情山水美景,尽享空气清凉。 “花江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太美了。” “快来帮我拍几张照片。” 花江大峡谷是此次广州市花都区职工自助游的首个景点,刚登上游船,职工代表们便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惊叹,纷纷换上当地少数民族服装拍照摄影;游船行至码头,大家纷纷下船,爬石阶,观美景,在铁索桥上放声呐喊。 集岩溶、山、洞、奇石之精髓,融雄奇、宏大、险峻、神秘、古朴、秀丽于一身,号称“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着实让花都游人沉醉不已。 “来到安顺关岭,最让人感到舒服的就是宜人的气候,相较广州的湿热环境而言,这边的天气非常清爽,山水融为一体的美景,惊艳无比。”广州市花都区职工代表夏子惠说道。 走进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花都区的职工代表们与古生物来了一场亲密接触,一个个化石让成年人如同孩子一般,充满了新鲜感和求知欲。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化石保护面积分布达200平方公里,埋藏的化石群是2.2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海龙、楯齿龙)、海百合,以及菊石、双壳类、腕足类、鹦鹉螺、鱼类和陆地生长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遗迹。其化石群埋藏之集中,门类之齐全,数量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晚三叠世化石宝库,是探索两亿年前(晚三叠世时期)海洋生物的一个重要窗口和研究生物多样性、集群死亡和生物超常规保存和埋藏的“天然博物馆”。 “来到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对于喜欢去博物馆的我来说,看到鱼龙、海龙、海百合的化石后大受震撼,并且也是第一次看到原地发掘、原地保护、原地建馆这种方式,这让我感到非常新奇。”广州市花都区职工代表范楚妍如是说。 在关岭九仙旅游景区,从59米的落差中一路呼啸而下,过险弯11处,钻山洞9处,漂流全长3.9公里,拥有洞穴漂流、黑洞漂流、海底漂流、峡谷漂流等八大特色,让来自广州市花都区的职工代表们尖叫不已。 “很刺激,很好玩。”第一次来到安顺的广州市花都区职工代表黄妙琴在洞中漂流的“旅途”中一路尖叫,偶被水打湿衣袖也全然不在乎。漂流结束后,她的兴致依旧很浓:“气候好,风景美,安顺关岭真的是个好地方。” 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关岭自治县不断加强与广州市花都区的交流合作,在粤黔协作工作队驻安工作组关岭小组的牵线搭桥下,两地总工会展开深度合作,共建职工 (劳模)疗休养基地,同时以旅游为“媒”,打造“职工自助游”品牌,让广州市花都区广大职工来到关岭观美景、品美食。 “两地总工会开展打造‘职工自助游’品牌,旨在为消费帮扶板块开辟一个全新领域。”广州市花都区总工会行业工联会负责人王东表示,花都区总工会此前开展的消费帮扶工作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板块,由于广大职工和消费者对关岭没有直观的了解,所以关岭的农特产品来到花都后,在推广上较为吃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两地总工会沟通交流后决定通过旅游的方式,让更多人来到关岭游览好山好水,体验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特产,从而让关岭的好产品打开花都市场。 王东说:“目前,职工自助游这一旅游模式非常火爆,‘五一’假期就已经有3个团96人报名。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引进关岭和花都两地旅游行业资源,持续拓展旅游线路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把消费帮扶农特产品板块融入到路线当中来,收集整理广大职工和消费者对于关岭农特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复购点,积极探索帮扶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用实际行动助力关岭乡村振兴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