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四月的微风,走进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一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映入眼帘:青山绿水环抱村庄,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 谁能想到,曾经的小湾村土地贫瘠、交通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是一个贫困村。而如今,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已成为全国文明村、县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及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蝶变”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对小湾村的定点帮扶。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产业帮扶为着力点,自2017年定点帮扶小湾村以来,共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小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向哲飞说,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帮扶下,小湾村先后建成了蓝靛特色农产品加工能力提升、苗族蓝靛文化广场、猴场镇小湾村多元化水产养殖等一批项目。2023年,小湾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余万元,年带动务工约6000余人次,脱贫人口收入达到了16334元。 在向哲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猴场镇小湾村多元化水产养殖点,村民正在用鱼塘投料机给鱼儿喂食。“多元化水产养殖项目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主要用于改建潘家湾提水泵房,修建鱼池和防洪挡水坝。目前养殖鲤鱼25000余尾,草鱼15000余尾,预计今年5月出栏。”向哲飞说,在养殖的同时,他们在大鱼塘边还建起了17个垂钓台,吸引了众多垂钓爱好者前来休闲垂钓。“我们已经在大鱼塘两边加装安全护栏,硬化周边道路,方便游客前来游玩垂钓。同时,将周边的农户改造为农家乐,结合精品水果园采摘、蓝调民宿、蓝调餐厅、蓝靛文化广场等为游客提供‘吃、住、游、玩’一站式的乡村休闲度假体验。” 在开展多元化水产养殖的同时,小湾村也在大力发展蓝靛产业。作为民族工艺蜡染的主要原材料,蓝靛在整个猴场镇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也是脱贫攻坚时期群众脱贫的主要产业。“为了将蓝靛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帮助下建成了加工厂,并联合几个村集体共同成立了安顺紫航农特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有效资源,抱团发展。从育苗种植到加工生产,逐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蓝靛特色农产品加工能力提升项目点,向哲飞告诉记者,目前小湾村的蓝靛种植基地有500亩,亩产在5000斤左右,接下来将继续投入资金提高亩产效益。 水产养殖、蓝靛产业发展只是小湾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帮扶下,小湾村的产业实现全面开花,逐步形成了“以蓝靛全产业链发展为主体,以驻村帮扶特色产业和订单农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帮扶产业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除了产业帮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也在积极探索帮扶措施,从组织帮扶、人才帮扶、消费帮扶、文化帮扶等多方面共同发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坚持‘输血’式帮扶逐渐向‘造血’式帮扶转变,通过我所在的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紫云进行结对帮扶,从航空专业角度为紫云提供教育资源方面的帮助指导,同时大力开展‘航空科普进校园’活动,让小湾村的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接触航空文化,让航空文化在紫云开花结果。”向哲飞说,此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过购买小湾村的牛肉、卡益脆桃、橘子、卡益香米等农特产品,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助力乡村农特产品进工会、进企业、进机关。 如今的向哲飞已经没有了当初驻村的忐忑与不安,他对小湾村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推动小湾村‘农文旅’发展,真正实现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脸上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