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学思 文/图 当前正是辣椒移栽好时节。4月9日,走进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一筐筐绿油油的辣椒苗被送到地头,农户抢抓时令,开展辣椒移栽工作,运苗、破膜、栽苗、覆土……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春种图景。 见别人种辣椒挣到了钱,新合村新寨组村民杨国超今年也开始种辣椒。“要栽3亩,昨天把苗拉来就开始移栽了,估计明天就能栽完。”杨国超告诉记者,他和公司签了订单种植协议,公司负责供苗、提供技术指导、回收辣椒。“只要种得好,卖得出去,赚钱肯定没问题。” 付习贵是西秀区鸡场乡新合瑞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有7年种辣椒经验。这几天他一直在辣椒地里忙碌,指导工人移栽辣椒。“今年,我家种60亩辣椒,4月6日就开始移栽了,已经栽了20亩左右,还有一个星期就完工。”付习贵说,为了保证辣椒苗成活率、提高辣椒单产,他还在地里埋了滴灌管道,方便浇水、施水溶肥。 种辣椒的同时,付习贵还通过育苗、供苗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辣椒产业。他说:“合作社今年培育了1000亩地的辣椒苗,并与300多户农户签了订单种植协议,包技术指导、辣椒回收。” 在该乡一处辣椒集中育苗基地,基地管理方贵州粒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给农户发放辣椒苗。“我家要种6亩,今天把苗拉回去就开始移栽。”鸡场乡鑫堡村椒农陈胜发边往农用车上装苗边说。 “公司今年在西秀区鸡场乡、杨武乡两个基地培育了2000亩地的辣椒苗,通过‘订单式种植’带动鸡场乡及周边几个乡镇800多户农户种辣椒。”贵州粒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启亮介绍道,“这段时间天气湿润、雨水充足,农户纷纷移栽辣椒,公司也安排技术人员到地里指导农户栽种和管理。” 近年来,鸡场乡立足于蔬菜产业短平快的优势,紧扣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辣椒特色产业,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实现“产业+就业”增收。 “今年,全乡预计种植辣椒4000多亩。椒农的整地、覆膜、农资储备工作基本结束,辣椒大田移栽将会在4月下旬全部完成。”鸡场乡农服中心负责人杨烁说,目前,鸡场乡已形成集育苗、种植、技术指导、收购、销售为一体的辣椒产业链,大大提高了椒农的种植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