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弘扬孝道、追思亲人、祭扫悼念的传统节日,也是检验祭扫服务保障水平、宣传殡葬改革和抓好安全防火工作的关键时点。4月2日,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清明节临近,我市已全面启动清明节安全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引导市民文明、低碳、错峰祭扫。 走进碧天园艺术陵园,记者看到墓园门口售卖祭扫用品的摊点上,菊花、百合花等各色鲜花占据大部分摊位,同时,塑料花、手工仿真花销售也很火。在墓园售卖鲜花已六年有余的晏敏,也是见证了多年来祭扫方式的变化。“随着文明祭扫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现在很多人都是以鲜花祭拜为主。”晏敏说。 据介绍,碧天园艺术陵园在严格落实文明祭扫工作的同时,还制定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全天在园区现场值守,定时定点开展墓区全方位安全防火巡查,抓好重点防火区域巡防,并在重点防火区域设置防火隔离带。 安顺碧天园艺术陵园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陆超告诉记者:“现在都是提倡广大市民朋友采用鲜花、糕点、水果等低碳环保方式缅怀先人,清明期间我们还会联合多部门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点,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来祭扫的时候,不要携带烟花爆竹和香蜡纸烛,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停车。” 同样,在位于安顺经开区的福安千秋人文纪念园,前来墓园的市民大多都是以鲜花祭拜,文明祭扫已经成为新风尚。 “清明节祭扫,带点糕点、鲜花,既达到祭祖的目的,又践行了文明低碳的祭扫理念。”市民刘祥文说。 为做好清明祭扫服务工作,福安千秋人文纪念园提前安排和谋划,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喇叭、宣传标语的形式,加大对群众文明祭扫的宣传,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围愈发浓烈。 今年,我市继续引导群众文明祭扫、生态安葬,搭建服务平台,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推广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文明祭扫方式,将清明节日内涵从传统的扫墓祭祖延伸到体悟生命价值、涵养家国情怀、倡导生态环保上来。同时,要求各个墓园创新和细化便民惠民举措,在清明节期间适度增设服务网点、便民窗口、祭拜专区,拓展网上预约、代客祭扫、医疗急救等服务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和优化服务,创新推广“互联网+殡葬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