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双龙山街道:
蔬菜喜丰收 农户乐心头

2022年10月28日第06版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郭黎潇 文/图

连日来,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各村寨的田间地头,蔬菜陆续成熟,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大家干劲十足,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双龙山街道办詹关村历来是蔬菜经济作物种植村,村里主要种植白菜、棒豆、西红柿、折耳根、生姜等。最近,村里的黄瓜迎来了采收期,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天国正忙着找人帮忙采收。“黄瓜管护好的话,一亩能产17000多斤,我们的黄瓜主要销往贵阳、遵义、安顺、毕节等地,远一点能销售到湖南、广东等省份。”杨天国一边摘黄瓜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在村子另一头,农户杨文华和妻子正在棒豆田里忙碌着,“我家种了20多亩棒豆,一亩能摘3000斤左右,现在要抓紧时间摘完赶快卖出去。” 杨文华告诉记者。

除了黄瓜、棒豆,在詹关村的田间地头,一串串由青泛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个个圆润饱满。这些西红柿已经进入采摘期,种植户们正在陆陆续续进行采摘,并打包装车销往各地。

“蔬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村的主要经济作物,现在有80%的村民都在种植蔬菜,今年黄瓜棒豆就种了250多亩,最近正值采收,预计带动农户增收100多万元,平均每户增收3万多元。”詹关村村支书杨天武介绍,当前村里也在计划给农户们进行技术培训,普及相应的农业知识,以便提高农户蔬菜种植效益,增加他们的收入。

同样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还有张官村的蔬菜种植户。在张官村蔬菜种植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挑拣、装袋。这些蔬菜将销往上海、湖南、重庆、广东等地。

“我们从早上八点开始摘茄子,一早上摘了快1000多斤了,一天能挣100多元。”正在地里摘茄子的王尚兵介绍道。

种植户吴小万今年流转了40多亩地种植蔬菜,茄子可以采摘后,吴小万就开始组织周边村民抢抓时节采收。“从开始种蔬菜到现在采收,每天都需要5至6个人干活。这两天很多菜商过来收,刚刚我们才装了6吨茄子准备送到重庆。” 吴小万介绍,茄子管护好的话一株能产40多斤,靠种黄瓜和茄子,今年预计他能挣到22万余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双龙山街道办充分利用地理气候优势条件,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蔬菜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逐步走出一条发展蔬菜种植、振兴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