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组宣 “学习党的二十大,唱首歌来夸一夸,乡村振兴一路美,遍地开满幸福花……”这是在紫云板当镇同合村文化广场,村两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近日,天刚蒙蒙亮,安顺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同合村文化广场挤满了身着民族服饰的群众,还没等评委到场,他们便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一起,不时交流着山歌心得,满脸自豪地说着自己家如今过上的好日子。 “各位参赛代表注意控制好时间和节奏。”广场上的大喇叭响起同合村村支书、主任李正斌的声音,山歌比赛拉开了序幕。 上午9时,山歌比赛正式开始。舞台下方的桌子上随机摆放杯子、笔、筷子等,参赛群众需依次抽签选择好物品,并把该物品融入山歌的歌词中演唱。 抽签完毕,参赛群众两两一组,要么你唱一句,我回一句,轮流对唱;要么两人商量好唱词,一齐放声唱起来。台下由20余名党员代表、数名乡贤寨老代表以及受邀参加的省市文化人才组成的评委一边投入地听着,一边认真地记录。 “主题是否鲜明”“唱词是否聚焦主旋律”“语调是否饱含正能量”“抽签物品是否融入其中”都是评委们的打分标准。 “参赛选手基本都是嫁出去的姑娘、娶进来的媳妇、在外的村民、帮助过村的干部等。4年来,同合每年都举办文化节,山歌比赛就是其中一项活动,参赛群众通过自编自唱本地山歌,将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融入其中,既体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能激发群众的发展动力。”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杰说道。 “山歌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民族群众热爱的活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期,我们就用唱山歌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表达对党的热爱,对脱贫攻坚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的感激。”作为评委之一的乡贤郑明红说。 让所有村民广泛参与,是村两委干部的共同目标。今年,同合村作为安顺市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给远在他乡的村民提供了参赛的便利。村民将自唱的山歌视频发布到数字乡村平台上,由评委在线上打分,网络在促进参赛的同时,还能让村民参与到村里一切大事小情中,扩大了村事民决、村事民办范围。 “虽然常年在外打工,但是能通过网络的形式参与山歌比赛,就像是回到了家里一样,十分亲切,感谢大家给我们的这个机会。”看到评委的评分后,参赛村民郭胡英、谢柳情在自己的视频下方留言道。 大山深处的同合村坡多地少,布依族、苗族占全村人口八成以上,曾经贫困发生率高达51%。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各级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同合村发展了鱼养殖、蜂糖李种植、民宿旅游等产业,村民脱贫奔小康,村集体经济也年年增长。去年,村集体年均纯收入达20万元左右。 党的各项为民富民政策在同合落地生根,同合也以传唱党的恩情、聚力村级建设回馈政策落实带来的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