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小关村:
“面子”“里子”双提升 乡村“蝶变”展新颜

2022年3月21日第05版

分享到:

□唐志英 本报记者 甘良莹

近日,走进西秀区七眼桥镇小关村,空气中迎风拂来油菜花的花香,放眼望去,天空湛蓝,河水碧绿,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村民们纷纷感叹:“小关村环境变美了,河水变绿了,房屋安全隐患消除了,大家的环境卫生意识越来越强,整个村庄干净漂亮,我们住着也舒服多了。”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被评为全市宜居乡村创建后进村,路边杂草成堆、垃圾随处摆放、房屋违章乱建的景象随处可见。转变刻不容缓。

去年12月,村“两委”成员便开始对全村村情进行研究,集中调研发现难点,主动攻坚打造亮点。

过去开展环境治理,因为人员力量薄弱,宣传发动效果不佳,群众认识不到位。2022年,小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与村委会成员一起对全村环境整治进行再安排、再动员、再部署。全村22名党员全部上阵,挨家挨户宣传政策,动员群众298人积极参与“靓丽星期五”活动,以“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志愿者”的模式,充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共建宜居乡村。

小关村对全村207户农户房屋进行安全排查,整修危险房屋,同时对危险地块、乱堆乱放、河道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动用挖机清运河道水草及河坡垃圾45吨,整治河道沿线区域233平方米,打造“水碧、岸美、河畅”的河道景色,全面改善全村人居环境。

治理要长久,制度是关键。

对于整治干净的道路沿线、房前屋后、村内河道,小关村村“两委”重新制定“村规民约”,加入考评奖惩机制。通过党员小组长评比,形成全村网格化管理,各小组长每月不定时对各片区农户进行检查,施行成效积分制,每月统一汇总,全村排名考前的住户发放物资奖励,排名靠后的予以曝光并限期整改,发挥示范户标杆作用,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乡村风气。

一花一木成美景,一庭一户正宜居。经过三个月的奋战,小关村旧貌换新颜,逐步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畅净”的华丽蜕变,“面子”“里子”双提升,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