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2022年3月21日第02版

分享到:

(上接1版)中国(安顺)石材城管理方贵州石博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军表示,连续举办了五届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吸引了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福建、广东等国家和地区参展企业和采购企业2900余家,累计签约项目2100余个,金额超2000亿元。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从最开始的展示展览发展到展示交易、招商引资推介、交流、合作等大型展会,汇集世界石材产业品牌,云集各地石材行业精英,贵州的石材产业“朋友圈”不断扩大,成为推动贵州石材聚集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安顺)石材城目前已建成7个场馆,总面积28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21家。”陈军告诉记者,未来将继续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按照中国(安顺)石材城发展定位,把贵州石材产业名片做得更响亮。

如何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2022年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正威高科技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顺利建成投产的目标跃然纸上。

“在推进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安顺市政府和各个工作专班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让我们深受触动。”正威集团贵州区域总经理宋阳感慨地说。

“2021年5月底谈判、立项,2021年9月在粤黔东西部协作产业招商对接会上签订落地协议,前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十几次实地调研、几十个工作协调会、上百次对接磋商,上千公里来回奔波,这些数字看似简单,却倾注了政府与企业双方共同努力推动项目建设的真挚情感。”宋阳说,安顺各级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给了企业很强的信心和动力,他们有信心将项目打造成为贵州石材产业的样板。

据了解,该项目名为贵石飞地产业园,占地面积2000亩,一次规划,分批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绿色矿山开采、石材循环经济产业、装配式复合建材石材产业机械制造、艺术雕塑产业等工业项目和正威集团全球石材结算中心、贵石互联网+供应链+仓储物流云平台、石材产业培训基地等配套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实现部分投产。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安顺地区石材产业加工水平不高、销售渠道不畅、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提高石材产品附加值,真正做到‘点石成金’。”宋阳说。

《中国(安顺)石材城发展规划》为发展破题

“中国(安顺)石材城作为安顺石材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和“火车头”,未来将作为贵州省石材对外展贸窗口及西部地区最大石材发展集聚区,通过5到10年发展,力争将安顺石材城打造成国内石材贸易枢纽,形成生产加工技术一流、生产服务业发达、生态环境友好、产城融合发展的绿色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石材产业新城。”石材城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专班副班长王佩说。

近日,安顺市政府正式批复《中国(安顺)石材城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安顺)石材城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规划》中提出中国(安顺)石材城围绕生产制造、贸易流通、专业化服务发展的功能定位,重点抓石材加工中心、交易中心、博览中心、专业化服务中心五个方面建设,在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主体培育、产业融合上持续发力,通过园区建设、产城互动、城乡融合、飞地经济、会展驱动等,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促进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促进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批复的规划是指导中国(安顺)石材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期规划至2025年,长期规划至2030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王佩表示,到2025年,中国(安顺)石材城将形成以石材加工为依托,以研发设计、工程服务等配套支撑的综合性石材专业市场,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石材采购交易和物流集散中心。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石材交易市场贸易额突破50亿元。入驻石材加工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推进石材产品向标准化、定制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现代化石材加工大型设备、专用设备,包括切割仿真、全自动研磨、数控加工中心等运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国内领先。

企业入驻成长,项目落地建设。当前,我市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认真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依托石材资源禀赋、现有平台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努力将中国(安顺)石材城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材产业聚集区,把石材产业培育成支撑全市经济总量提升的特色优势产业。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