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灵:自动化生产忙 扩能技改推进稳

2022年2月9日第02版

分享到:
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本报记者 唐琪 实习生 毛宗锦 文/图

2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经开区的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10号楼颗粒剂车间生产线,一盒盒风寒感冒颗粒正沿着密闭系统的传送带,穿过无菌操作区,随着自动包装生产线“哐哐哐”的操作声响,通过内包装、装盒等工序,被依次裹包、打上监管码,经橙色的机械手臂装箱、打包、搬运,由工人码放整齐,等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身着蓝色工服的张兰注视着流水线,熟练地快速检查,守好产品外包装岗位的第一站。她告诉记者:“在公司的组织下,我们大年初三就复工复产了。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确保产品无破损,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三期’打印齐全、清晰完好。”

“为保障节后复工复产,公司提前半个月就下达了节后生产任务,并提前准备节后生产所需物资。现在我们车间112人已经和全公司1000多名员工一起,全线复工复产。我们车间5条自动包装生产线已全部投入生产中,在产的产品有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和板蓝根颗粒,一天产量达230万袋。”贵州百灵集团颗粒剂车间主任助理何勇飞告诉记者。

有别于过去四五十名工人围坐装箱的场景,如今一条生产线只需要5名工人,5台机械手臂运作,产品直接通过传送带,运用智能化控制,实现生产、封袋、装盒、装箱的无缝衔接。智能化控制、规模化生产、节约化制造、密闭式输送、防盗式设计,实现颗粒剂品种内外包装生产一体化、自动化。

何勇飞介绍道:“传统的包装方式是设备与人员分离、内包装与外包装分离。先将产品包装成小袋,靠转运车运到包装车间,再通过人工装盒打包,一人一天最多装20箱。自动包装生产线把内外包装连成一条线,一个机械臂就可以取代30个左右的劳动力,5条线一天可打包1000件。自动包装生产线均采用日本先进颗粒剂条式包装技术,相较传统的四边封包装节约了30%至40%的包装材料,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和包装成本。”

作为全国最大的苗药研制生产企业,近年来,贵州百灵不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核心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为加快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企业持续稳步推进扩能技改全产业链项目并分期实施。通过新建或技术升级改造已完成了26条生产线的GMP认证工作,涵盖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提升。

贵州百灵扩能技改项目通过智能安全绿色高端技术的投入应用,将大幅度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产能同时还实现了降低生产能耗。“我们贵州百灵扩能技改项目由多方通力合作,坚持统筹兼顾、有序突破、安全管理、精益求精的原则,施工防疫两手抓,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进度。”在贵州百灵扩能技改项目现场,设备工程部机修中心主任陈洪武介绍道,“目前,14、15、17和21号楼装修施工完成100%,罐区结构施工完成100%。16、18号楼正加快砌体施工,药材库和前处理车间已进入调试和试生产阶段。”

近年来,贵州百灵以科技创新深度研发为突破,以实施“科技苗药、文化苗药、生态苗药”为抓手,围绕中国驰名商标“百灵鸟”,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品牌发展道路,现已形成中药、苗药为主导的产品架构和品牌体系。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贵州首届“省长质量奖”等荣誉,连续多年荣登“中国制药工业百强”、贵州“双百强”企业等榜单。基于企业综合实力及产品市场表现,入选“2021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榜”。

“冬春是我们的生产销售旺季,目前市场对中成药颗粒剂产品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多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市场需求确定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计划,今年第一季度计划产量是52万件。我们今年还是很有信心,全体员工都有虎虎生威的干劲,用我们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苗药产业发展的价值提升。”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民表示,“我们正持续推进贵州百灵扩能技改项目,由多方通力合作,计划在今年6月全部完工,投入试生产,有效提高产能支撑,将使我们中药材处理能力从每年2.5万吨提高到每年6万吨,年产值将从现在35亿元提高到80亿元以上。紧靠高质量发展内涵,通过提升产业规模,提高关键工艺和技术水平,做好扩能技改、市场销售、绩效考核这几篇文章,实现提质增效,提升市场占有率,为‘三年倍增计划’夯实基础,为安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