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氛围涵养文明风尚

2021年12月9日第06版

分享到:

轿子山镇青山村的村头巷尾,时常有一群身穿迷彩服的人,手拿小喇叭、记事本或者清扫工具,忙着开展信息登记、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这是青山村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无论严寒酷暑,村里的大小事情他们都积极走前列、做表率,传承军人的优良作风助力地方发展。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通过组织召开院坝会、群众会、入户走访宣传等,实现宣传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影响带动村民们转变卫生习惯、提升文明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期以来,西秀区不断强化宣传教育、遏制农村陋习,营造良好氛围,涵养文明风尚。全区各乡镇、村居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违规操办酒席苗头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并正确引导;充分发挥老党员、“五老”人员、乡贤寨老、文明户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宣传发扬传统美德、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村级小喇叭、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结合广播、微信等媒介,整合道德讲堂、文化长廊、乡贤馆等阵地,多形式多载体推进移风易俗,传递到农村的各个角落,形成的良好文明社会新风尚。

以文明村镇评选表彰为抓手,持续激发乡镇强化文明细胞创建工作部署,目前西秀区共申报成功全国文明乡镇2个、全省文明乡镇3个、市级文明乡镇5个、区级文明乡镇3个,创建达标率93%;全国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村11个、市级文明村35个、区级文明村129个,创建达标率81%;评出十星级文明户700余户。通过文明创建“创”出好风气,星级评选“选”出好家庭,示范教育“育”出好榜样,架起村寨、家庭、个人作为典型示范引领的互动“渠道”,为文明乡风带来源头活水。

育实乡风文明、坚持成风化人,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西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农民精神新风貌、乡风文明新气象正在为全区的乡村振兴征程注入强大力量。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