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Newspaper Layout
文化传承故事之一:
韦国岚:布依四代人 民族技艺传承

2021年12月9日第05版

分享到:

“这根线这样绕,梭子要平平划过去,脚踏板要一上一下配合,对,就是这样……”11月30日,贵州布依阿媚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国岚,一早便在镇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景宁小区,手把手教从沙子乡交纳村搬迁来的村民马龙英。“这个花样是新研发出来的,她们还不熟悉,得细心教。”韦国岚说。

“我从山里搬迁到城里,只需5分钟路程就到公司,一月有1900元收入,还能照顾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不一会儿,马龙英将斑斓的彩线变成了一段段布依格子布。

近年来,韦国岚的布依土布生意红火,生产的布依土布、窗帘、床上用品、服饰、千层底布鞋等10余种产品供不应求,解决了106个村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达2万余元,产品畅销省内外。

采访中,“哐、哐、哐”……织机声不绝于耳,韦国岚笑着说:“这是我从小听到大的声音,我是手工制作布依族民间服饰的第四代传承人,家里外婆90多岁还在织布。”

这个四代人坚守传统技艺的布依人家,有着一段不舍的民族情怀。韦国岚的外祖母伍罗氏从小跟曾祖母学习布依族纺纱编织,以制作民间服饰为业。外婆伍恩秀、母亲罗光敏将祖传工艺世代传承。罗光敏30多年来专心民族技艺传承,带领吴胜堡村民创业发展。从曾祖母那代起,“勤奋、好学、善良,学好技艺心不慌”的家风家训一直传承至今。“学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思想一直激励着我,让我愿意去研究、创新。”韦国岚说。作为第四代传承人,韦国岚的设计结合了现代需求创新出更多更好看的花纹图案,让布依民族元素融入到平常生活。

韦国岚的母亲告诉她,传统的技艺要传承好,不能保守地局限在家里,还要教会更多的姐妹们会绣会织会染。母女俩开始培训村里的妇女,尤其对贫困妇女特别关爱。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支持“锦绣计划”,通过政策扶持,妇女将“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在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2018年,该公司被认定为“安顺市锦绣计划示范基地”,通过“政策+企业”的双扶模式,实现了“输血”与自身技能“造血”并举的脱贫效果。

“我已经来3年了,现在一个月有2600多元收入。” 村民马田芬、伍尚珍、鲁雄美麻溜地推着织布机笑嘻嘻地说,现在大家很青睐纯手工制品,没想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还变成我们如今的饭碗呢。

“我家四代人一路风雨兼程,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党的扶贫政策,离不开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公司基地已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引擎’,间接带动400余名村民就业,我要更加努力,让妇女们巧手创造出锦绣新生活。”韦国岚说。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