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毓彬 文/图 近日,记者来到普定县玉秀街道玉秀社区,社区内干净整洁、花草繁茂;凉亭里,老人们在悠闲地喝茶;广场上,孩子们在尽情地戏耍;车间里,工人们在忙碌地工作…… “环境搞好了,我们住着更舒心,社区引进了加工企业,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居民陈雪介绍道,现在社区居住条件改善了,就业岗位增多了,群众的生活更惬意了。 据了解,玉秀社区自开展宜居乡村创建工作以来,社区坚持把环境整治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把“四清两改四严禁”工作做细做实,多措并举掀起了干部带头、党员冲锋、群众自愿、广泛参与的环境卫生大整治热潮,通过提升社区颜值、气质,助推乡村宜居宜业,切实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社区干部告诉记者,为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社区坚持每月组织社区党员、群众代表、志愿者开展公共环境卫生大扫除,全面治理乱堆乱放行为,搞好垃圾收集清理;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治理,并加大宣传力度,敦促社区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家里卫生都搞不好,要是有客人来了怎么好意思呢!”社区居民黄朝海说道,经过几个月的整治和宣传,群众也慢慢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不仅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到社区有人乱停乱放、乱扔垃圾,也会主动去制止。 “宜居乡村,不仅要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还要让群众找到致富门路。” 玉秀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宇告诉记者,为了能解决社区群众的就业问题,让群众搬进来、留得住、能致富,玉秀社区积极引进企业开办扶贫车间,探索创办了“扶贫车间+贫困户”的就业扶贫模式,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就近解决就业,保障搬迁户持续稳定增收。 穿梭在社区的各个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制产品。 “车间加工都是手上活路,工资计件发放,多劳多得,每个月工资都有3000多元,比起以前在山里种庄稼好多了。”在广州皓然服饰扶贫车间,工人王秀花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