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乡疏堵结合 织密织牢秸秆禁烧“防护网”

2021年10月22日第05版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 高智) “这是乡里下发的《秸秆禁烧告知书》,大家要仔细看里面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的相关规定,牢记村里长期宣传的法律法规,一定要自觉做到不焚烧秸秆。”日前,在关岭自治县普利乡的马马崖村,该村副主任罗吉学正在田间地头宣传禁烧秸秆的法律法规,并让农户们签订该乡下发的《秸秆禁烧告知书》。

近段时间以来,普利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登家门、进田间、入院坝给群众广泛宣传禁烧秸秆法律法规。同时,充分利用广告标语、广播喇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对焚烧秸秆危害性和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普利乡压实秸秆禁烧管控责任,实行秸秆禁烧责任制,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全乡干部全部参与到秸秆禁烧工作中,实现监管全覆盖、无盲区,用行动编织秸秆禁烧防控网。并且对秸秆禁烧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的人员严厉追究责任,对不听劝告继续焚烧秸秆的行为严厉处罚,目前已处罚3名焚烧秸秆人员。

“长期以来,农户焚烧秸秆都是污染环境的大问题。普利乡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在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的同时,与蓝天白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由公司收购全乡秸秆制成草料喂牛,这让农户能够通过销售秸秆和参与务工实现增收,也有效杜绝了群众焚烧秸秆。”普利乡党委书记龙柏臣说道。

据了解,该乡与蓝天白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目前已经收购秸秆达15000余吨。同时,公司在搬运秸秆环节还聘请了当地农户参与务工,每天务工人数达200余人,每人工资为120元。

全员出动,全力以赴。普利乡疏堵结合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落到了实处,用实际行动织密织牢秸秆禁烧的防控网。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