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马鞍山村:红色文化村寨展新颜

2021年10月22日第04版

分享到:
整洁干净的“小山村”

□本报记者 张江隆 文/图

日前,记者来到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马鞍山村。这个曾经被毛主席“点赞”过的小山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阶段,一步步踏实迈进,打造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的宜居乡村。

“作为一个红色文化的教育基地,如果自己都做不好环境整治工作,如何来做红色教育?”马鞍山村村干部郑波说,马鞍山村作为一个传统农村,存在很多卫生问题和陋习,更应大力整改,做好表率。

今年4月以来,马鞍山村“两委”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全面摸排村中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

经过几轮全面摸排,村中有不少问题比较突出。但郑波认为,在提升环境之前,最应该提升的是村民们的思想。

村“两委”发动村里知识青年、党员干部,创建了一个数百人的网络大群,来为群众们传达宜居乡村创建工作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毕竟是红色乡村,绝大部分村民思想觉悟还是很高,做事情很配合。”郑波说。

在马鞍山村下午二组,有一户人家家主名叫李永红,他本是村干部们预想中,可能要多花精力进行沟通的对象,可令人想不到的是,村干部们到家做宣传时,李永红听了几句便表示理解,随后迅速配合村干部们完成了工作。

“我自己有些旱烟生意,就在村一片空地上搭了个棚,面积不大不小,主要就是平常拿来处理旱烟的,村干部们可能觉得像我这种牵扯到实打实的经济利益的,沟通起来会很费力,但恰恰相反,好歹是红色乡村的儿女,我哪能一点觉悟都没有,国家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当然要全力配合。”李永红说,答应了村干部后,他不到一周,就彻彻底底拆除了自己的旱烟棚。

“小半年时间,我们全村同心,共同努力,拆旱厕、修花园、扫垃圾、理庭院,村子里彻底大变样,家家户户干干净净,道路上,广场上,清爽整洁。”郑波表示,接下来,要稳中求进,一边巩固好现有的成果,一边继续提升乡村环境。”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