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2021年9月30日第05版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罗野

今年秋季学期是我市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工作的第一个学期。目前我市多所学校结合实际出台实施细则和相关举措,全面推行中小学阶段“5+2”课后服务模式,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9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安顺市第六中学,在结束一天的课程后,老师正在教室里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辅导。

“以前我不会的题只能发短信问老师或者同学,沟通不是很方便,现在老师直接课后为我们辅导,不会的题可以马上得到解决,作业变少了,学习效果提高了。”自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模式以来,学生赵一栋感觉自己的学习效率比以前高了。

据了解,自“双减”政策出台后,安顺市第六中学先后制定了《课后服务细则》《学校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和《提升教学质量方案》等,不断增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开设了社团、兴趣小组、学生综合实践等各类校园活动,深受学生青睐。

“在学校就把学生作业难题解决,这样学生回家也可以减少家长负担。之后学生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参加自己喜爱的校园活动。”安顺市第六中学校长万飞告诉记者,“双减”政策落地,对学校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校将不断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增强教师责任感,多举措保障学校的课后服务质量。

在安顺市第五小学,下课后,篮球、舞蹈、书法等社团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

书法社团的学生臧芷萱告诉记者,这学期她们的作业不仅减少了,做作业速度和质量也更高了。节省出来的时间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感觉学习更快乐了。

新学期开学以来,安顺市第五小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按照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确保学生每天完成的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学校在控制作业时间的同时还着手提升作业质量,让作业设计更有趣,让孩子们学得开心。

“‘双减’政策减的是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增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应教尽教,不断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希望让学生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安顺市第五小学校长贺兰英表示,下一步,该校将在延时服务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