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劲松 1至8月,全市2000万元口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96亿元,同比增长165.2%;1至8月,预计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16.5%;截至目前,全市大数据企业263家,较2020年底增加144家,增长率达121%……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坚持“应用驱动、运营流通,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发展新路,以大数据场景应用为驱动,数据治理和运营为切入点,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奠定良好基础。 今年1至8月,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6.5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2.25%。 深入开展“小康讯”行动计划升级版、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开展5G基站建设和数据中心建设等,全市“新基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行政村100%通光纤,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100%。积极推动5G基站建设,今年全市5G基站建设任务1200个,为大力推动5G基站建设,市县两级成立了5G基站疑难站址协调专班,全力帮助通信运营商协调解决问题,目前已新建基站471个,累计建成1411个。 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六网会战”工作,全市互联网开工建设项目45个,有力推动国电南自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一期投资8亿元。 构建数据创新应用平台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我市通过打造数据创新应用平台,引领数字经济发展。 “011科创谷”的成立和打造,是安顺实现赶超跨越的战略部署,是创新发展平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011科创谷”总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核心区2000亩,已建成2家五星级酒店和近百家商务酒店,集聚30余万平方米商业配套,并建成3.2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发展动能强劲。 截至目前,“011科创谷”已注册企业102家,完成办公选址70余家,已有滴滴青桔、哈罗出行、喜马拉雅有声城市、369智慧云平台、011大数联盟、联众医疗影像云大数据无胶片化及医学AI应用、狒狒智能回收平台等实现应用场景上线,数量达20个,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下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