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 中秋前后,天气一天凉似一天。满大街种类繁多、包装繁复的月饼,把我的回忆瞬间拉回了童年。 有一年中秋前夕,在外地打工的亲戚托人从省城带回一盒双黄莲蓉月饼。奶奶小心翼翼地翻开盖子,掀起那层泛着油光的牛皮纸,月饼从里面露出“庐山真面目”,只见焦黄的酥皮包裹着厚实的馅料,阵阵甜香涌进鼻腔、沁人心脾。我们眼巴巴地望着,直吞口水,恨不得上前咬上一口。奶奶却说,月饼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要先存着,到中秋之夜一家人赏月才能吃。于是,她将月饼重新盖好,放进了米缸。 没有读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心中月饼的意义自然大过团圆的意义。我暗暗记下了奶奶放月饼的位置,趁着她到菜市场采购的间隙,忍不住打开米缸,拿出那盒月饼来。躺在盒子的月饼太诱惑了,我赶忙取出一块,掰下一半,用舌头舔一舔,而后将半块饼囫囵咽下。等舔净手心里的碎渣儿,将剩下的月饼包好,奶奶刚好回来了,我慌张地合上了米缸。 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好,就这样我在焦灼不安中等到了中秋。当天晚上,大伯娘炒了几道拿手菜,爷爷将圆桌移到庭院中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起杯盏。这时的月亮再也藏不住光芒,形象如一枚药片,盈盈地映着远山近树。我无心欣赏这些,也没有心思和哥哥姐姐嬉笑打闹,忐忑地等待着家人对我的责罚。 奶奶终于从米缸取出了那盒双黄莲蓉月饼,大家放下满桌的鸡鸭鱼肉海鲜,目不转睛地盯着逐渐打开的牛皮纸。“月饼少了半个!是谁偷吃了?”哥哥姐姐惊呼。我涨红了脸,不敢直视家里的每一双眼睛。奶奶含笑说道:“估计是老鼠先吃了,不要紧。”父亲和母亲也很诧异,说:“好好地,怎么家里就来了老鼠,大米没被糟蹋吧?”奶奶依旧笑眯眯地说:“老鼠通人性呢,现在剩下四块半,全家九口人,刚好一人半块。” 因为怀疑是“老鼠”偷吃过的,奶奶执意拿走那半块月饼。而我看着哥哥姐姐吃得津津有味,我捧着分到的半块月饼,却如同嚼蜡。 那晚睡觉前,奶奶突然拿出半块月饼送到我床头,我正诧异着。奶奶摸摸我的头说:“我牙不好,这半块月饼你替我吃了吧!”迎着奶奶慈爱的目光,我再也隐瞒不住,将偷吃月饼的事和盘托出。 奶奶语重心长地说:“小傻瓜,我早知道是你吃的了,那天回家看见你嘴巴边没擦干净的饼渣渣了!”我羞愧难当。就在我睡下时,却发现奶奶转身走到窗外,月光下,她把那张包过月饼的纸上残留的月饼渣子倒进了嘴里。 从那以后,我知道只有与家人分享了的美味,才能吃出那香甜的幸福来。许多年过去了,每当中秋节,庭院枝头的桂花和往年一样飘香,我还会想起奶奶比明月还亮的笑容,还有那半块吃剩的月饼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