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021年7月23日第01版

分享到:

□本报评论员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曾经,这是安顺不少乡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建设美丽安顺,离不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村庄清洁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一年攻坚突破、两年提质强化、三年巩固成效”为目标,以治理乡村“脏、乱、差”等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制定《安顺市创建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针对影响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制定“改善实施标准”,全面开展“四清两改四严禁”专项行动,掀起了群众自觉自愿、广泛参与、持续巩固的村庄清洁专项行动热潮。

经过几个月的攻坚,如今,安顺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有了明显改观,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创建出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经开区幺铺镇牛蹄村、阿歪寨等一批示范村,全市形成“村村有创新、乡乡有经验、县县有机制”的生动格局,营造出“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我市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成为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最需久久为功,全力以赴。因此,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掀起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

责任要再加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要深化思想认识,优化组织体系,抓实市、乡镇(街道)、村(居)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

宣传要再鼓劲。在推进过程中,部分群众把人居环境整治视为政府的事情,不愿意参与,因此,应该从宣传入手,强化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方位动员、全过程整治、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督查要再发力。要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日常督导、视察督导、暗访突击督导、媒体曝光督导,推动问题解决。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更是功在当代、惠泽千秋的民生工程。我们必须上下一心、左右联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抓好宜居乡村创建的强大工作合力;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充分发动群众,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要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务实的举措高质量抓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

安顺日报